青青偷拍视频,天天射天天添,人妻夜夜爽天天爽三区麻豆AV网站,成人综合国产乱在线

首頁> 資源> 論文>正文

中國江河湖海防污減災對策(摘要)

論文類型 基礎研究 發表日期 2000-10-01
作者 錢易
摘要 錢 易 清華大學環境工程系   我國江河流域普遍受到污染,且呈發展趨勢。河流城市段污染更加嚴重。七大水系中淮河水質較差,黃河水質不容樂觀,松花江水質較差,珠江、長江水質總體良好。相對來說北方的水污染比南方更為嚴重。全國的大型淡水湖泊和城市湖泊均達中度污染和重度污染,滇池、巢湖 ...

錢 易
清華大學環境工程系

  我國江河流域普遍受到污染,且呈發展趨勢。河流城市段污染更加嚴重。七大水系中淮河水質較差,黃河水質不容樂觀,松花江水質較差,珠江、長江水質總體良好。相對來說北方的水污染比南方更為嚴重。全國的大型淡水湖泊和城市湖泊均達中度污染和重度污染,滇池、巢湖、太湖氮、磷污染嚴重,富營養化問題突出。近岸海域污染也日益嚴重。近20年來城市地下水水質普遍存在惡化趨勢。
  中國江河湖海水污染現象的普遍性和嚴重性,已經對我國人民健康和經濟發展造成極大的危害,因此必須將水污染防治工作提高到防污減災的高度。水污染的主要危害表現在:加劇水資源的短缺,制約經濟的持續發展;降低飲用水的安全性,使人民健康受到直接威脅;對農業、漁業、工業造成嚴重危害;對湖泊、海洋生態環境造成巨大損害;影響社會穩定和人民團結。研究表明,20世紀80年代中國全國環境污染損失約占GNP的4—5%,其中水污染損失占GNP的比率為1.5—3%左右。
  我國嚴重的水污染現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人口增加和經濟增長的壓力;工業結構不合理及粗放型的發展模式;廢水處理率偏低,大量廢水直接排放;面源污染嚴重,沒有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環境意識淡薄、環境管理薄弱、環境執法力度不夠;排污收費等經濟政策未能起到對治污的刺激作用;歷史欠帳太多,資金投入嚴重不足等;與我國水污染控制策略中存在的問題也有很大關系。
  我國未來的水環境污染發展趨勢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于采用的污染控制策略和措施。預測表明,如能使我國城市廢水處理率在2010、2030、2050年達到50%,80%和95%,在2010年時未處理的城市廢水量仍將超過1997年,水污染情況無疑還會加重;2030年、2050年的未處理的城市廢水量雖然將有較大幅度的減少,但采用常用的有機污染綜合指標COD作為代表,考慮到城市污水總量增加這一因素,而且城市污水處理廠出水中仍含有一定COD(此部分COD所占比重將逐漸增加),因此綜合測試后2010、2030和2050年城市廢水排放的COD總量仍將分別比1997年多30%、15%和9%。可以預見,2010年我國水環境形勢將比1997年更加嚴峻,到2030和2050年全國水污染中國水環境形勢也不會有明顯的好轉。這是值得引起嚴重注意的。這說明雖然提高城市廢水處理率是控制城市水環境污染的必要措施,但單靠此項措施是遠遠不夠的,為了避免出現水污染的繼續發展,必須同時采用其它對策。
  應該把推行以“節水、減污”為中心的清潔生產作為控制污染的另一項有效措施。如果工業通過推行清潔生產,能實現“增產不增污”、“增產減污”,控制工業廢水和工業COD排放量保持在1997年的水平不再增加,則城市廢水排放COD總量2010年即可維持在1997年的水平,2030年和2050年則將分別降低14%和20%,我國水環境的發展形勢定將會有明顯的改善。由于清潔生產節約資源、減少污染的明顯效果,其實施必將降低生產成本,使企業獲得經濟效益,因此推行“節水、減污”的清潔生產是一種雙贏的策略,是符合可持續發展戰略方向的。國內外的經驗也證明這是可以實現的。工業發達國家的工業廢水量及污染物排放量大多經歷了從正增長到零增長,進而到負增長的過程。我們的任務是要促使這一過程在中國的迅速實現。
  城市廢水經過處理,可以回用于農業灌溉、工業冷卻或洗滌、城市綠化帶澆灌、道路沖刷等多種用途,替代新鮮水量,這無疑是開辟了一個穩定的新水源,又可減少廢少排放量,對緩解水資源緊缺和減輕水污染都有顯著的功效。參照建設部《建設事業“九五”計劃和2010年規劃綱要》和《城市缺水問題研究》的成果進行預測,2010、2030、2050年我國城市廢水回用率(廢水回用量于廢水總量之比)將分別達到15%,30%和40%。可以預料,由于城市廢水的回用將減少廢水向水體的排放量,也將減少排入水體的污染物量,因此我國的水環境質量必將有較大的改善。
  除了點污染源以處,面污染源和內污染源對水污染的貢獻也不容忽視,特別是對湖泊、水庫和海洋等封閉半封閉水域,面污染源的氮、磷貢獻率往往占據了60%以上,在大型城市中,郊區畜禽養殖業廢水廢渣造成的有機污染,也往往會超過城市工業與生活污染源的總量。而我國對面污染源的控制,我國的水環境污染一定能夠更快地得到控制。
  為了盡快控制我國江河湖海嚴重的水污染,減少以至消除水污染造成的災害,必須采取綜合、有效的戰略對策和措施,以下是對我國江河湖海防污減災戰略對策提出的建議:
  1.盡快實現從末端治理向源頭控制的戰略轉移,大力推行清潔生產。通過調整產業結構、改革生產工藝、進行技術改造和加強生產管理等手段,將污染消滅在生產工藝過程之中,并逐步將全過程預防的環境戰略持續地應用于生產、產品和第三產業消費中。
  2.加快城市廢水處理廠的建設步伐,實施廢水資源化。通過多種渠道籌措資金,加大城市污水處理廠的投資力度使2010,2030,2050年城市廢水處理率分別達到50%,80%和95%。鼓勵將處理后的城市廢水回用于農業、工業和市政,在水資源短缺的城市和地區尤其應該大力推行再生水的利用。
  3. 從單純的點污染源治理轉向點源、內源和面源的流域綜合治理。面污染源的治理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時刻。面源治理應與生態農業的建設相結合。湖泊、水庫、海灣中的沉積物和水產養殖場等內污染也應加以控制。
  4.切實保護飲用水源地,提高飲用水安全性。應特別加強對集中飲用水源地的保護;盡快恢復已受污染的水源地的水質;強化飲用水常規處理,增設強化除污染工藝和設施;對現行飲用水衛生標準進行修改,以提高飲用水的安全性;加強對飲用水供給的監督,包括新近興起的各種瓶裝飲用水監督,防止不符合衛生標準的水危害人民身體健康。
  為確保上述戰略建議得到實施,盡快實現防污減災的目標,以下保障措施是不可缺少的:
  1.嚴格以法治水,制定并實施有效的法律、規章、制度;
  2.完善水的管理體系,改變“多龍管水”的現象;
  3.加大水污染治理投資;
  4.采取有利于水污染防治的經濟政策。

論文搜索

發表時間

論文投稿

很多時候您的文章總是無緣變成鉛字。研究做到關鍵時,試驗有了起色時,是不是想和同行探討一下,工作中有了心得,您是不是很想與人分享,那么不要只是默默工作了,寫下來吧!投稿時,請以附件形式發至 paper@h2o-china.com ,請注明論文投稿。一旦采用,我們會為您增加100枚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