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消毒劑使用情況調查
論文類型 | 技術與工程 | 發表日期 | 2000-10-01 |
作者 | 宋仁元 | ||
摘要 | 1994年7月美國環保局提出消毒劑及消毒副產品規則建議稿,批準后將作為國家飲用水水質標準的一個部分。 在該建議稿的文本中有美國消毒劑使用情況調查,茲摘譯供參考。 1987年美國自來水協會研究基金會(AWWARF)調查了727個水廠,其供水人口占服務人口1萬人以上水廠的總服務人口的67% ... |
1994年7月美國環保局提出消毒劑及消毒副產品規則建議稿,批準后將作為國家飲用水水質標準的一個部分。
在該建議稿的文本中有美國消毒劑使用情況調查,茲摘譯供參考。
1987年美國自來水協會研究基金會(AWWARF)調查了727個水廠,其供水人口占服務人口1萬人以上水廠的總服務人口的67%,調查結果如下:
85%以河流及湖泊為水源的水廠及80%的地下水廠用氯消毒。地面水廠的中值加氯量為2.2-2.3mg/L,地下水廠為1.2mg/L,加氯量的幅度為0.1-20mg/L。
25%以河流及大湖泊為水源的水廠及13%以較小湖泊為水源的水廠用氯胺消毒,地下水廠很少用氯胺消毒。典型的氯胺加注量,以河流為水源的水廠為2.7mg/L,以湖泊為水源的水廠為1.5mg/L。
另外10%以河流為水源的水廠及5%以湖泊為水源的水廠采用二氧化氯,主要用于服務人口25000以上的供水系統。典型的加注幅度自以河流為水源的水廠的0.6mg/L到以湖泊為水源的水廠1.0mg/L,地下水廠沒有用二氧化氯。
還有三個供水廠用臭氧。
美國自來水協會消毒委員會于1978年調查服務人口大于1萬人的供水系統,大部分(>85%)的地面水廠實行前加氯。1990年該委員會水質處再調查時,前加氯已明顯降低,而沉淀后加氯明顯增加,35%的供水系統仍實行前加氯。
美國自來水協會調查降低三鹵甲烷總量(THMs)采用的方法為:
改變前加氯(24%改變第一次加氯地點,23%停止前加氯,20%減少前加氯量)。
加氨(19%在自由氯氧化消毒一定時間后加氨,9%在加氯前加氨)。
改變前氧化劑(10%改為高錳酸鉀,5%改為二氧化氯,5%改為臭氧)。
相當大比例的供水企業反映,為降低三鹵甲烷總量而改變加氯方式后在運行上發生了問題。問題的具體情況及影響未進行調查。消毒委員會認為多數問題為轉變過程中的問題,進一步積累經驗后可以緩和。
美國自來水協會1990-1991年建立水工業數據庫(WIDB),數據庫包括1256個供水企業,服務人口為2.09億人。據調查,所使用的消毒劑如按水廠數的比例統計,64%用氯,12%用氯胺,0%用臭氧,6%用二氧化氯,18%用高錳酸鉀。如按人口統計,46%用氯,25%用氯胺,2%用臭氧,6%用二氧化氯,21%用高錳酸鉀。
宋仁元摘自National Primary Drinking Water Regulations:Disinfectants and Disinfection Byproducts;Proposed Rule.
論文搜索
月熱點論文
論文投稿
很多時候您的文章總是無緣變成鉛字。研究做到關鍵時,試驗有了起色時,是不是想和同行探討一下,工作中有了心得,您是不是很想與人分享,那么不要只是默默工作了,寫下來吧!投稿時,請以附件形式發至 paper@h2o-china.com ,請注明論文投稿。一旦采用,我們會為您增加100枚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