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偷拍视频,天天射天天添,人妻夜夜爽天天爽三区麻豆AV网站,成人综合国产乱在线

首頁> 資源> 論文>正文

在城市化進程中必須加強“水工業”的規劃與管理

論文類型 政策與市場 發表日期 2000-10-01
作者 錢榮孫
摘要 錢榮孫 浙江省建設廳   積極推進城市化,是我省跨世紀發展的戰略選擇,是加速現代化建設的必需。省第十次黨代會作出加快城市化進程的重大決策,要求到2005年全省有三分之一的市縣基本實現現代化,到2010年有三分之二的市縣基本實現現代化,到2020年全省基本實現現代化,比全國確定的實施目標提前30 ...

錢榮孫
浙江省建設廳

  積極推進城市化,是我省跨世紀發展的戰略選擇,是加速現代化建設的必需。省第十次黨代會作出加快城市化進程的重大決策,要求到2005年全省有三分之一的市縣基本實現現代化,到2010年有三分之二的市縣基本實現現代化,到2020年全省基本實現現代化,比全國確定的實施目標提前30年實現。水資源是社會存在與發展的基礎資源。沒有水,人類就無法生存。沒有水,工農業就無法生產。缺少水,社會與經濟就無法持續穩定地發展,城市的發展失去了最為重要、必需的物質條件。在城市化進程中,水如何適應形勢發展?應該怎樣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怎樣來迎接21世紀向我們提出的挑戰?這不僅僅是廣大給排水工作者所關心的大事,也是全社會所共同關注的大事。
  近幾年來,國內外許多著名學者在總結我國給排水事業發展歷史與水資源開發利用保護方面的經驗和教訓的基礎上,提出了“水工業“的概念。水工業由給排水企業(合 水資源產業)、水工業制造業、水工業高新技術產業三大部 分組成。并提出了“水工業”三大組成部分要統一協調發展。我們從自身工作實踐中深深體會到這一理論是非常正確的,它不僅僅對給排水事業的發展有很大的指導作用,而且對加速城市化具有很大的指導作用。

  一、歷史的經驗總結:堅持走“水工業”發展的道路,城市化的基礎才會更牢固。

  (一)“給排水”是一個具有統一性的整體,只有協調發展,才能保證城市水資源良性循環。
  從人類與水環境的相互作用來看,給水實際是人類向自然界“借水”,即從自然界水體取水,經過凈化加工處理,水質達到飲用要求后,供給千家萬戶。排水是人類向自然界“還水”,即把用過的水收集后進行再生加工處理,水質達到排放標準要求后,重新返回到自然界水體。這種“借水”與“還水”必須同步協調地進行,才能保持水體的生態平衡,保證水資源的良性循環。常言道:“有借有還,再借不難;有借不還,再借就難”。這方面,我們有過深刻的教訓。
  以往,我們對這方面認識不足,特別是在資金較緊缺的情況下,有些地方只建給水廠,不建相應的污水處理廠;有的先建給水廠,后建污水廠;有的重視給水廠,輕視污水廠;有的給水廠真運行,污水廠假運行;有的以罰款代替污水處理。據調查,1997年我省城市污水處理率只有10.2%,水體受污染,給人們生活與經濟發展都帶來了一定損失。
  (二)根據給排水行業的屬性與特點來制訂政策與執行政策,城市給排水事業才能健康發展。
  1、給排水行業的屬性共有以下三個方面:第一,社會屬性,從社會分工來看,是為了滿足城市人民生活與生產建設的需要,具有社會服務性;第二,經濟屬性,從城市經濟職能來看,具有城市基礎工業性;第三,自然屬性,從工程本身生產特點來看,具有加工工業性。這些屬性決定了城市給排水行業是一種具有社會服務性、基礎工業性的加工工業性的行業。
  2、給排水行業的特點是:
  第一,從建設角度看,要有適當超前性。城市給排水工程涉及面廣、設施復雜、建設周期長,因此城市給排水工程必須適當超前建設。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與城市其它建設項目同步投入使用,協調發展。臨渴掘井,就要受到懲罰;過于超前建設,會浪費寶貴的資金,加重不必要的經濟負擔。
  第二,從經營角度看,具有集約性。城市給水具有產、供、銷一次性完成的特點;城市排水具有連續生產運行的特點。無論是城市給水的取水、凈化、輸配水還是城市排水的污水收集、處理與排放不能單獨分割,必須進行統一運行管理。這一特點決定了城市給排水是一個集約性的行業。
  第三,從產品的角度來看,具有商品性。自來水不是“自來”的,而是城市供水企業生產出來的產品;污水處理后達到排放標準要求的出水是城市排水企業的產品。城市給排水的經營應具有商業行為的特點,要進行成本補償,并要有合理的利潤。只有這樣,才能維持自來水廠與污水處理廠的正常生產,并適當擴大再生產,來滿足社會與城市持續發展的需要。
  以往,片面強調給排水行業服務性的一面,忽視了其它兩個屬性和三方面特點,違背了商品的價值規律,自來水價格過低,污水(廢水)排放與處理設施無償使用。90年代初,由于上述原因我省將近一半城市水廠出現政策性虧損,將近有三分之二的城市供水供不應求,缺水嚴重。已建成的污水處理設施,常因經常運行費用不足而無法正常生產。我們從上述歷史的失誤中接受了教訓。1996年,省政府作出了加速我省城市供水事業發展的決定,實行了新水新價,城市自來水水價不僅考慮維持簡單生產的需要,而且還考慮適當擴大再生產的需要。這一政策加速了我省供水事業的發展。僅1996年至1998年的3年中,新增的城市供水能力相當于1995年全省供水能力的20%左右,取得了明顯成效。1998年,省政府作出加大城市污水治理工程建設決定,頒發了《關于加強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決定向一切排水單位和個人在征收城市自來水費的同時征收污水處理費,并制訂了6條優惠政策。同時還要求各地積極推行城市供水與城市排水統一管理機構。這樣,大大促進了我省排水工程的建設,1998年以來列入國家重點建設的排水工程項目就共有41個,總投資將近100.45億元,總的建設規模達410.2萬噸/日,于2005年,這些項目大部分建成,全省城市污水處理能力達411.5萬噸,污水處理率達50.1%,全省城市污染負荷年削減量CODcr2045萬噸,BOD5為21萬噸,NH3-N為5萬噸。這將對城市水環境改善起到積極作用。
  (三)只有依靠科技進步發展水工業高新技術產業,協調發展水工業設備、材料與凈水藥劑的生產,才能從整體上提高水工業的水平。
  給排水工程的建設需要大量的各種水處理設備、各種電器、自控裝置、管材和凈水藥劑。這些產品的質量與成本直接關系到供水與污水處理的安全、質量與成本,這些器材生產企業是水工業的支柱產業。我們過去認識不足,重視不夠,關心很少,對于行業歸口管理體制、生產計劃實施、產業政策等有關主要問題很少過問,對于水工業的高新技術發展動向掌握不夠,對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推廣使用不及時,這些都影響了水工業三方面的協調發展。
  綜上所述,歷史經驗證明:只有水工業協調發展,才能保證城市水資源生態平衡,才能保持水資源利用的良性循環;只有按照水工業行業的特性與特點來制定政策與執行政策,水工業才有可能正常發展,只有依靠技術進步,才能從總體上提高水工業的水平,城市化的基礎才會更牢固。

  二、在城市化進程中,當前水工業規劃與管理方面面臨著的幾個主要問題

  (一)水資源方面存在著以下問題:
  1、水資源量短缺。我省年人均擁有水資源量按1999年全省人口統計,人均水資源量僅2100立方米。比我國全國人均擁有量還少5.4%。據有關專家預測,到2010年,全省人口預計4963萬人時,人均水資源量下降到1890立方米,接近國際上公認人均用水量少于1700立方米為用水緊張國家和標準。而且水資源在“時間”與“空間”分布上極不均勻,我省降水時間大多集中在3至6月份,7至9月如無臺風,常發生干旱。而我省水資源總量的80%分布在人口密度小的浙南山區,而人口密度高的平原與濱海地區水資源量只占總量的20%,因此造成了有些地區水資源量嚴重的短缺。
  2、用水浪費情況相當普遍。我省不少企業工業生產工藝落后,耗水量高,如我省每生產一噸紙耗水500—800立方米,而發達國家不到200立方米;繅一噸絲需水量900—1500立方米,發達國家不到500立方米。1999年對31個城市抽樣調查,城市供水管網平均漏水率高達18.22%,比國家規定要求高出10.22個百分點。個別城市漏水率高達30%左右。有的工礦企業廠區內部管道漏失率高達50%,用水浪費情況相當普遍而且有的非常驚人。
  3、水質污染相當嚴重。據調查計,到1999年,全省城市污水處理率只有20%,由于大量污水不經處理直排水體,造成水體污染,近年來,全省地表水達不到國家地表水III類水質標準的數量比1986年增加了4倍。全省八大水系主體水域水質狀況雖然良好,但支流及平原河網水質污染嚴重,杭嘉湖平原、寧紹平原、溫(州)瑞(安)平原和溫(嶺)黃(巖)平原河網水基本上以四、五類水為主,甚至于劣于五類水質。這些地區,人口相對密集,經濟比較發達,用水量大,水的環境污染問題很突出。全省70個城市(鎮)水廠水源,將近有2/3遭受不同程度污染。從1998年開始,我省加強污染源的治理力度,削減了受納水體的污染負荷,杭嘉湖地區地面水水質開始好轉。但全省治污任務仍很繁重。
  4、需水量不斷增加,隨著人口不斷增加,生產不斷發展,需水量也隨之不斷增加。據有關專家分析,1960年我省人均水資源量為3576立方米,1999年2100立方米,39年下降了40%。到2010年,據測算全省需新增水量70億立方米/年左右,其中城市需新增40億立方米/年左右。
  (二)水工業規劃、管理體制、價格體制的改革還不能適應形勢發展需要:
  1、在規劃方面:有些城市在編制總體規劃和體系規劃時對水資源是城市基礎資源重要性認識不夠,對本地域水資源現狀資料收集與分析不夠,對不同規劃年限全社會水平衡沒有進行測算,對于存在問題沒有提出對策措施;有的規劃中沒有體現“節水為先,治污為體,多渠道開源”的總方針;有的工程建設規劃中缺乏整個流域系統全面考慮。
  2、在管理體制方面: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第九 條“國家對水資源實行統一管理與分級、分部門管理相結合的制度”不夠落實,主要表現在:
  (1)整個水系流域的水資源開發、利用保護無統一實施管理機構;
  (2)城市規劃區內地下水資源的開發、利用與保護工作,有的地區沒有按照省政府35號令明確分工進行管理,城市規劃區外地下水開采缺乏協調管理;
  (3)有的城市節約用水管理機構還不夠健全;水工業制造業、水工業高新技術產業、供水和治污管理體制不夠協調。
  3、在價格體制方面:有的給排水企業由于以往價格過低,有的城市水價雖作了必要調整,但由于歷史負債過重,仍無能力及時償貸;有的城市擅自取消(或停止)國家與省規定的“超計劃用水實行征收加價收費”的規定,失去了計劃用水的經濟監控手段,造成城市節水工作難以開展。
  (三)在水工業中值得關注的幾個技術問題:
  1、如何進一步提高區域性供水和污水處理的技術水平?如何落實排入城市下水道自動水質監控手段?
  2、如何進一步節約利用水資源?開發一水多用、中水道技術?
  3、如何合理解決污水處理消毒,防止用氯消毒產生的副作用?
  (四)人才缺乏,“水工業”各種管理人員、技術人員滿足不了形勢發展的需要,特別是給排水專業人員。

  三、進一步加強水工業的規劃與管理的幾點建議。

  為了改進和提高今后的工作,促使“水工業’’更好地適應城市化需要,針對上述問題,特提出如下幾點建議:

  1、統一認識,加強領導。由于“水工業’’涉及到方方面面,關系到現代化與城市化的大事。為此,建議各級政府主要領導,要親自負責,組織大家進一步學習貫徹江澤民總書記與溫家寶副總理有關指示和《浙江省城市化發展綱要》的有關規定。統一認識,結合城市總體規劃與體系規劃的制訂,落實好本管轄區內“水工業’’規劃與管理。執行目標責任制,上級政府與下級政府、政府與有關部門之間簽訂責任書,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切實加強對水工業的領導。
  2、在制訂水工業規劃中,要貫徹節水為先、治污為本、多方面開源的總方針。
  (1)在節水工作方面,要進一步貫徹建設部頒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節約用水工作的通知》(建城[2000]90號)有關規定。一定要把城市節約用水作為我們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城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是城市節水工作的主管部門,各地城市節約用水辦公室是執行城市節水管理工作的職能部門;城市節水工作的具體任務是:負責制訂與實施城市計劃供水與節約用水規劃,負責城市規劃內地下水的開發、利用和保護工作,主動接受同級水利部門的指導;要繼續執行國家規定的超計劃用水實行加價收費的規定;要積極創造條件,開展創建節水型企業(單位)和節水型城市活動,把城市節水工作提高到一個新的臺階。
  (2)在治污工作中,要認真貫徹省人民政府于1998年6月24日頒發的《關于加強水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浙政[1998]10號文)22條規定。城市水環境必須執行綜合治理的方針;執行清潔生產、達標排放、環境總容量控制的原則;執行遠、近結合,統一規劃、分期實施的步驟。
  (3)在水資源開發中,要依靠科技進步,提倡一水多用、重復利用;在海島與濱海城市,在經濟合理的前提下,要積極推行以“咸”代“淡”,利用海水作為冷卻用水與沖洗用水;要開發“中水道”技術;實行分質供水,優水優用,合理用水,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
  3、要進一步加大改革的力度,加速“水工業”的發展。
  (1)要深化管理體制的改革,建立城市供水、排水、水工業設備制造與有關高新技術開發的統一的協調機構,由政府牽頭協調,由建設、規劃、計劃、水利、環保、國土資源等部門參與并按照職責分工負責各自專業的管理工作。辦公室建議設在建設行政主管部門。
  (2)要建立以水系流域為單位,由當地政府牽頭,組織水利、建設、環保、國土資源等有關部門組成的流域水資源管理委員會,切實加強水資源管理工作,統一負責做好以下工作:
  ①本水系流域水資源的統一利用、開發與保護管理規劃的實施;
  ②協調本水系流域有關工程項目(含供水、排水、防洪、航運設施、發電、農業灌溉)的合理開發建設;
  ③協調本水系流域有關工程項目(內容同上款)合理運行管理;
  ④負責本水系流域水質與環境質量的統一檢測;
  ⑤負責制訂與修訂本水系流域有關《條例》與《規定》;
  ⑥建立本水系流域管理基金,專款專用于本水系流域的開發、利用、保護有關工程建設與管理工作;
  ⑦研究本水系流域管理工作所必須解決有關科技問題;
  ⑧建立水系流域管理辦公室,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第九條規定,辦公室建議設在水系下游人民政府水利行政主管部門,其它人民政府有關職能部門作為一般成員單位參加。
  (3)要深化水工業投資融體制的改革,多層次、多渠道籌集建設資金。堅持國家積極扶持和企業自我發展相結合的原則,采取社會集資、利用國外貸款、建立地方專用資金以及自我積累等方式,廣泛籌集建設資金,發展城市水工業。
  (4)要深化價格體制的改革,按照國家規定在城市居民中實行“梯形水價”,對非生活用水實行“兩部制水價”。這兩種水價未實行前,要繼續執行國家和省關于超計劃用水必須征收加價水價的規定。要向用水戶征收城市自來水費用的同時征收城市排水、污水處理與有關管理費用。
  4、要依據科技進步,加大對水工業管理,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的研究,進一步提高“水工業”科技水平。要通過多種渠道,采用多種方式,加大“水工業’,管理人才的培養,適應形勢發展需要。
  建設現代化水工業,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需要大量人力、財力與物力,涉及面廣,關系到千家萬戶和方方面面,關系到浙江省提前30年實現現代化的大事。形勢喜人,形勢也逼人。我們一定要在鄧小平理論的指引下開拓進取,勤奮工作,為建設我省現代化水工業而努力奮斗!

論文搜索

發表時間

論文投稿

很多時候您的文章總是無緣變成鉛字。研究做到關鍵時,試驗有了起色時,是不是想和同行探討一下,工作中有了心得,您是不是很想與人分享,那么不要只是默默工作了,寫下來吧!投稿時,請以附件形式發至 paper@h2o-china.com ,請注明論文投稿。一旦采用,我們會為您增加100枚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