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偷拍视频,天天射天天添,人妻夜夜爽天天爽三区麻豆AV网站,成人综合国产乱在线

首頁> 資源> 論文>正文

可調式纖維過濾裝置的試驗研究

論文類型 技術與工程 發表日期 2000-10-01
作者 胡海修,謝從波,楊向陽,姚吉倫
摘要 胡海修 謝從波 楊向陽 姚吉倫 趙廣健 吳恬 胡蓉 劉曉東   摘要:本文闡述了可調式纖維濾料過濾裝置的試驗研究。試驗研究表明纖維濾料具有優越的過濾性能,能有效地提高濾速、出水水質,減輕設備重量,特別適用于中小型水處理裝置。   我國水源大多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軍隊后勤保障、搶險救災、野外作 ...

胡海修 謝從波 楊向陽 姚吉倫 趙廣健 吳恬 胡蓉 劉曉東

  摘要:本文闡述了可調式纖維濾料過濾裝置的試驗研究。試驗研究表明纖維濾料具有優越的過濾性能,能有效地提高濾速、出水水質,減輕設備重量,特別適用于中小型水處理裝置。

  我國水源大多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軍隊后勤保障、搶險救災、野外作業都需要移動式水處理裝置。過濾工藝是其關鍵設備。研制重量輕、過濾效果好、截污量大的濾料及過濾技術是水處理研究的重要課題。
  纖維濾料,化學穩定好、強度高、密度小。表面絲狀結構形成網形分布,具有可壓縮性。纖維濾料孔隙分布比較均勻,能較好克服表面堵塞,具有濾速高、過濾周期長、水頭損失增長慢等優點。當今給水處理裝置日益得到發展,可調式纖維濾料過濾技術與裝置是一種有廣泛應用前景的水處理裝置。

1. 試驗裝置與流程

1.1試驗裝置
  試驗濾柱高1600mm,直徑Ф300mm,纖維長度800mm。底部配水室高400mm,頂蓋內設有布水板,使進水在過濾器內均勻分布;試驗原水加混凝劑攪拌混合后進入過濾器過濾,溢流高度為4m,濾速由過濾水閥門進行調節。
  流程如圖1所示。

1.2水樣配置
  試驗原水采用人工配制,模擬沉淀池出水,濁度為10~20NTU。
1.3濾料、混凝劑
  
采用纖維束濾料,纖維絲徑2.5μm,纖維濾床松散高度為1000mm,纖維密度0.628g/cm3。
  采用聚合氯化鋁作為混凝劑,加藥量為0.4~0.9mg/L。

2.試驗結果與討論

  對可調式纖維濾料過濾技術性能進行了近一年的運行測試。研究表明,其去除原水濁度效果顯著,濾速14.29m/h,出水量242.93m3/m2,周期為17h,反沖洗耗水量2.79m3/m2,占過濾水量的1.2%。(見圖2~4)

2.1孔隙率
  
濾料層各局部的空隙率與濾料顆粒的排列狀況關系密切。石英砂局限于硬質球狀顆粒,因而孔隙率在26%-47.6%之間;纖維濾料空隙率主要由纖維直徑來決定,為線狀立體排列模型所構成的空隙分布。[1]另外,纖維孔隙率與其彈性膨脹系數有關,其特有的伸縮性能使纖維濾料在過濾過程中能隨水頭損失的變化自動調整內部孔隙率,形成類似均粒濾床的性質,維持一種動態均衡。纖維束初裝自然塌落的孔隙率為87.5%,根據試驗情況選擇三種孔隙率:84.8%、80.2%、78.4%,并由濾床孔隙率調節器調節實現。
2.2過濾周期
  由于纖維濾料的可壓縮性良好,形成上下層孔隙較為均勻,充分發揮了濾料層的截污功能,使過濾周期相應得到延長。實踐證明,下向流過濾截留懸浮物質主要發生在濾料上層部分。在懸浮物隨原水由上向下運動中,由于攔截、沉淀、吸附、慣性、擴散和水動力等作用,被粘附在濾料表面上。首先與頂層濾料接觸,積沉在表層濾料中,在粘附同時還存在由于孔隙中水流剪力作用而導致懸浮物脫落,懸浮物進入深層濾床部分。常規石英砂濾料反沖洗后下層濾料粒徑相對較大,表層濾料粒徑較小,表層濾料截留懸浮物后,過濾水頭損失絕大部分發生在濾床的上層,下層濾料發揮作用不充分。纖維束濾料經壓縮調節所形成的孔隙呈網絡狀分布,有利于表面截留懸浮物繼續向下滲透。
  試驗表明,在纖維濾料中,結構疏松,下層與上層濾料孔隙率接近,,懸浮物容易進入深床部分,水頭損失增長較緩慢,因而過濾的周期得到延長。纖維濾料的過濾周期與壓縮比有關,當孔隙率大于80%時,纖維過濾進程的終止是以濾層穿透致使濁度超標(2NTU)為控制指標;而當孔隙率在80%以下時,過濾中水頭損失明顯增加,以濾后水頭損失達到了設計值停止運行時間。纖維濾料可調節最佳壓縮比,當孔隙率80-84%時過濾周期最長,既不會過早突破濁度閾,也不會引起水頭損失的快速增長,引起表面堵塞、水頭損失增長率較高的現象,可形成良好的濾床截污能力。
2.3過濾水頭損失
  在過濾過程中,濾層水頭損失是不斷變化的。影響過濾水頭損失的因素很多,如水質、溫度、濾速、孔隙率、濾料級配和顆粒形狀、懸浮物性質等。一般采用滲透曳力理論計算纖維濾料類高孔隙率濾床的過濾水頭損失。將“拖曳”障礙物看作纖維狀,作用在“纖維”上的力F等于三個相互垂直方向上作用力的簡單加和或線性疊加。[2]若原水條件(如濁度、懸浮物尺寸等)不變,濾料水頭損失可用Darcy定律關系式計算:

  dP/dL=μu/K

論文搜索

發表時間

論文投稿

很多時候您的文章總是無緣變成鉛字。研究做到關鍵時,試驗有了起色時,是不是想和同行探討一下,工作中有了心得,您是不是很想與人分享,那么不要只是默默工作了,寫下來吧!投稿時,請以附件形式發至 paper@h2o-china.com ,請注明論文投稿。一旦采用,我們會為您增加100枚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