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構筑物二次施工補救措施
韓鴻飛
淮南市自來水公司,安徽淮南 232000
摘要:在水工構筑物施工中,由于某種特殊情況而發生混凝土意外二次澆注,要保證達到防滲的目的,須采取有效措施。本文介紹的一些具體施工方法。
關鍵詞:二次澆注;防滲;止水鋼板;無收縮混凝土
中圖分類號:TU991.3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9-2455(2000)03-0046-02
1 問題的提出
水廠構筑物作為取水、凈水、蓄水的載體,設計均為防滲結構,一般標準為S6。按規范要求,在施工當中,除池壁橫截面、池體后澆帶按設計要求進行二次澆注外,其余部位混凝土必須一次澆注完畢。在實際施工當中,由于天氣或其它不可抗拒因素,造成混凝土澆注過程不得不終斷的情況雖不多見,但在現有施工技術條件下,并不能保證完全杜絕,因此,對防滲結構混凝土的意外二次澆注作一些探討很有必要。
2 采取的措施
某水廠取水泵房底板長16 m,寬14m,厚0.8 m,設計為C25防水鋼筋混凝土結構,池內隔墻較多。混凝土計劃底板連同0.3m高池壁、隔墻一次澆完。作為冬季施工,準備了一些常規防凍措施。但在澆注時,氣溫驟降,大風大雪,混凝土運輸道路凍結,上、下坡行車非常危險,后臺攪拌機保溫措施不夠,混凝土攪拌不能正常進行,在此情況下,被迫停止施工,形成二次澆注。為保證底板及池壁防滲要求,采取了一系列補救措施:
2.1 停止施工后,及時在所有池壁及隔墻斷澆處增加插置止水鋼板,深至底板上層筋,如圖1。
2.2 混凝土強度達到80%后,延斷澆帶將混凝土鑿成臺階形,去除所有松動砂漿、石子,池壁、隔墻斷澆處延水平方向鑿至增設止水鋼板中部,垂直方向鑿至底板上層筋下部,與底板混凝土形成統一臺階,如圖2。
2.3 考慮到后澆混凝土自身收縮作用,在新舊混凝土結合部易形成裂縫。因此,通過實驗室嚴格配比實驗,在后澆混凝土中添加一定量的膨脹劑,形成無收縮混凝土,保證新舊混凝土形成一個整體。
2.4 在具體二次施工時,混凝土配比提高一級,即C30,結合部分打水濕潤,清除積水、浮碴,首先沿結合縫位置縱向澆注混凝土,接縫表面先鋪一層同配比的砂漿,然后同方向澆注混凝土,寬度為1.5~2 m。混凝土澆注均采用后退法澆搗,底板混凝土振搗分兩層完成,每振搗層為0.4m左右,止水鋼板兩側混凝土同時振搗。
3 結果
通過以上措施,新舊混凝土結合較為理想,滲水實驗也表明滿足池體抗滲要求。另外,作為一種預防措施,在進行類似水廠這樣的防滲構筑物施工時,備料計劃當中應提前準備一些橡膠止水帶,出現以上情況時,將橡膠止水帶延停澆處貫穿整個底板、池壁、隔墻,形成一個整體止水結構,確保兩次澆注結合縫不滲水,使二次澆注處理成為后澆帶結構方式。
按以上補救措施,雖也達到池體使用要求,但增加了材料、人力的投入,并使施工周期延長,必竟是一種不應出現的補救措施。因此,充分作好施工前的準備工作及各種不利情況的預測,應是混凝土施工的首要工作。
作者簡介:
韓鴻飛(1965- ),男,35歲,工程師,大學本科。
論文搜索
月熱點論文
論文投稿
很多時候您的文章總是無緣變成鉛字。研究做到關鍵時,試驗有了起色時,是不是想和同行探討一下,工作中有了心得,您是不是很想與人分享,那么不要只是默默工作了,寫下來吧!投稿時,請以附件形式發至 paper@h2o-china.com ,請注明論文投稿。一旦采用,我們會為您增加100枚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