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偷拍视频,天天射天天添,人妻夜夜爽天天爽三区麻豆AV网站,成人综合国产乱在线

首頁> 資源> 論文>正文

氧化鋁涂層砂變性濾料的除鋅效果研究

論文類型 技術與工程 發表日期 2000-03-01
來源 中國水網
作者 徐迪民,高乃云,范瑾初,嚴煦世
摘要 徐迪民  高乃云  范瑾初  嚴煦世 (同濟大學污染與資源化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   摘要  介紹了氧化鋁涂層砂和未涂層砂除鋅效果比較,氧化鋁涂層砂比表面積增大,吸附容量增加,除鋅率與pH有關,當pH接近或>9時,除鋅率可達100%;石英砂只有在pH很低時,才有一定去除效果。    ...

徐迪民  高乃云  范瑾初  嚴煦世
(同濟大學污染與資源化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

  摘要  介紹了氧化鋁涂層砂和未涂層砂除鋅效果比較,氧化鋁涂層砂比表面積增大,吸附容量增加,除鋅率與pH有關,當pH接近或>9時,除鋅率可達100%;石英砂只有在pH很低時,才有一定去除效果。
  關鍵詞  氧化鋁涂層砂  變性濾料  除鋅  過濾

1.氧化鋁涂層砂(以下簡稱涂鋁砂)的表面特性
1.1 涂鋁砂的制備
涂鋁砂的制備詳見參考文獻1。
1.2 涂鋁砂的比表面積
   采用BET法測得的原砂與涂鋁砂的比表面積詳見表1。結果表明,涂鋁砂的比表面積比石英砂大大增加,是原砂的13倍。               

比表面積測試結果              表1

測試濾料取樣量 (g)總表面積 (m2)比表面積(m2/g)變性濾料比表面積/石英砂比表面積
石英砂3.6640.830.2271.00
涂鋁砂3.87411.422.9513.00

1.3 采用X射線衍射鑒定涂鋁砂表面
  經復旦大學測試中心的X射線衍射鑒定分析,涂鋁砂表面主要是三水鋁石。
2. 靜態試驗
2.1 靜態試驗的方法
  靜態實驗分別在6只錐形燒瓶中加入變性濾料5g,每一瓶中加10ml 0.1M的NaOH,以增強離子強度。然后使每一瓶中加入的原水濃度不同,總體積為100 ml,置入醫用震蕩器中,恒溫器設定28℃,以轉速100 r/min震蕩數小時后測定。
2.2 試驗結果
2.2.1 原水中Zn( II )的初始濃度與去除率及吸附量的關系
  原水pH為6.66左右時,在不同的初始濃度[Zn(II)]0條件下,Zn(II)的去除率的變化見圖1。由圖中可見,原水Zn(II)濃度高,去除率也相應增高,基本上成正比關系,通過試驗數據的曲線擬合,其數學關系見式(1)。

  h=0.0669[Zn(II)]0 +46.33        R2=0.9591             (1)
式中 h—— Zn( II )去除率,%;
     [Zn( II )]0——鋅的初始濃度,mg/l;
     R2——相關系數。
   按涂鋁砂在試驗條件下的吸附量計,在相同pH值、不同原水初始濃度條件下,每克涂鋁砂對鋅的吸附量見圖2,表明在試驗條件下,每克涂鋁砂變性濾料對鋅的吸附量與原水Zn( II )濃度成正比,數學關系見式(2)。
   q =0.0015[Zn( II )]0 - 0.0129      R2=0.9771             (2)
   式中 q——在試驗條件下,單位重量涂鋁砂吸附的鋅量,mmol/g。
     其它同前。
   圖1和圖2是從不同角度表明涂鋁砂除鋅的特性,即原水含鋅量愈高,涂鋁砂除鋅效果愈好。


圖1  Zn( II )去除率隨不同初始濃度的變化

2.2.2 pH值的影響
  在相同鋅濃度(均為151.81mg/l )、不同pH值(4.33~8.88)條件下的靜態試驗結果見圖3。從圖中可見,當pH > 4.5時,Zn( II )的去除率不斷增加。pH值越高,去除率越大。當pH值接近9時,去除率可達100%。試驗證明,pH對涂鋁砂除鋅率有很大影響, 其原因見后文分析。


圖2  相同pH不同原水濃度時的Zn( II )吸附容量

3.動態試驗

3.1 試驗裝置
  試驗裝置采用泵式系統,流程為:
       原水裝置→ 蠕動泵→ 濾柱→ 出水→

3.2 試驗方法


 圖3  Zn( II )去除率隨不同pH的變化

  動態實驗,分別將涂鋁砂變性濾料和石英砂裝入濾料高度為40cm的兩個濾柱中,用蠕動泵將加入ZnCl2配成的原水打入濾柱,進行對比過濾實驗。
3.3 試驗結果
3.3.1 涂鋁砂與石英砂對Zn( II )的去除率隨過濾時間的變化

  從應用的角度考慮,筆者作了涂鋁砂除鋅效果隨過濾時間的變化及其與石英砂對比試驗。試驗條件為:原水Zn( II )濃度為0.759mg/l,pH=7.2~9.1,濾速為4.6 m/h。涂鋁砂與石英砂在平行試驗中,對鋅的去除率與過濾時間的關系見圖4。由圖可見,石英砂隨過濾時間延續,除鋅率連續下降。過濾8 h后,石英砂除鋅率幾乎為零。而涂鋁砂在12 h內,一直保持很高的去除率。
  另一組試驗條件為:原水Zn( II )濃度為0.85 mg/l,濾速為4.63 m/h,pH=10.08~7.19(過濾前25 h內),過濾時間44 h,涂鋁砂除鋅率隨過濾時間的變化見圖5和6。由圖5可知,在前25 h內,Zn( II )的去除率從96.23%增加到100%,且100%除鋅率持續達17 h之久。然后從26 h開始直至44 h過濾過程中,鋅的去除率開始逐漸下降,見圖6。

圖4  涂鋁砂與石英砂對Zn( II )的去除率隨過濾時間的變化

3.3.2  Zn( II )去除率與pH和原水初始濃度的關系
  在第26 h~44 h內,由于pH值逐漸從7.04降至6.57,鋅的去除率也由100%降至10.55%,見圖7。其主要原因:一是pH值降低后,水中Zn2+濃度逐漸增多,而ZnOH+、Zn(OH)2、Zn(OH)3- 等逐漸減少,從而降低涂鋁砂除鋅效果;二是過濾長了,涂鋁砂吸附面逐漸減少。有關pH值與涂鋁砂除鋅率的關系,見后文分析。
  本研究中靜態試驗與動態試驗結果與理論推導一致證明,除鋅與pH有很大關系。當原水pH為3.65時,原水初始濃度為4.56 mg/l,濾速均采用3.36 m/h時,二種濾料對比試驗結果如圖8所示。從圖中可見,在pH=3.65時,原砂對于Zn( II )的去除率比涂鋁砂高。

    圖7  第25~44 h期間Zn( II )去除率與pH的關系

  說明當pH值很低時,涂鋁砂變性濾料除鋅率很低,甚至低于原砂。
  從圖9中也可清楚地看出,涂鋁砂對Zn( II )的去除率隨pH值的增加而逐漸增高的關系。
  通過試驗數據的曲線擬合,除鋅率與pH值的數學關系見式(8-3)。

     h=17.457pH -57.217        R2=0.9215                 (3)

  在原水不同初始濃度和不同出水pH值條件下,實際上僅僅是原水初始濃度不同,就會導致出水pH不同,涂鋁砂對Zn( II )的去除率變化見表1。從表中數據可見,在每一種初始濃度中,均明顯地保持著去除率隨pH的增加而提高的規律性。
  從表2中可見,pH在8.86~9.89范圍內,盡管原水初始濃度從1.9、3.8、5.7mg/l增加到7.6 mg/l,但對去除率毫無影響。這說明pH和原水初始濃度兩個影響因素中,pH是首要影響因素。試驗充分證明,對于Zn( II )的去除,pH值很重要,起著決定性作用。

  原水不同初始濃度和不同出水pH條件下,涂鋁砂對Zn( II )的去除率   表1

原水濃度3.80mg/l

原水濃度5.69mg/l

原水濃度7.59mg/l

pH去除率(%)pH去除率(%)pH去除率(%)
4.6527.895.6229.564.9521.61
6.2637.576.5534.595.2750.99
6.4337.576.6447.896.6554.68
6.540.276.7648.966.9062.32
7.3669.327.2056.877.0862.84
9.27100.008.901008.86100

  在另一組試驗中,原水pH在6.54左右,濾速為4.63 m/h,原水Zn( II )濃度為3.80、5.69、7.59 mg/l時,涂鋁砂對三種不同濃度原水中Zn( II )的去除率見圖10。對照圖1可見,動態試驗與靜態試驗得到的結果一致,Zn( II )的去除率與原水Zn( II )濃度有密切關系,去除率隨原水Zn( II )濃度的提高而相應增加,成正比例關系。

    涂鋁砂在高pH時對不同原水濃度Zn( II )的去除率試驗結果     表2

原水濃度1.9mg/l

原水濃度3.8mg/l

原水濃度5.7mg/l

原水濃度7.6mg/l

pH出水濃度(mg/l)去除率(%)pH出水濃度(mg/l)去除率(%)pH出水濃度(mg/l)去除率(%)pH出水濃度(mg/l)去除率(%)
9.890.01009.700.01009.560.01009.560.0100
9.790.01009.450.01009.210.01009.040.0100
9.560.01009.390.01009.080.01009.020.0100
9.420.01009.280.01008.940.01008.880.0100
9.360.01009.270.01008.900.01008.860.0100


圖10  Zn( II )去除率與原水初始Zn( II )濃度的關系

4. 涂鋁砂除鋅試驗結果分析

  鋅在水中的存在形態有Zn2+、ZnOH+、Zn(OH)2(液)、Zn(OH)3- 和Zn(OH)42- 5種,當水中含鋅量超過飽和溶解度時,將產生Zn(OH)2(固)沉淀物;當鋅的濃度低于飽和溶解度時,各種形態的羥基絡合物及Zn2+的含量多少與水的pH值直接相關。
  由于本試驗中Zn( II )的濃度均未超過飽和濃度,則在不同pH值下,Zn( II )的反應平衡如下:                  

    
  根據圖3的試驗條件,[Zn( II )]=151.81 mg/l,根據反應式(4)至(7),經過計算得:
  pH=4.33時,故[OH-]=1.0´10-9.67M,水中Zn( II )的各物種濃度分別為:
  (1)  由式(4),  [ZnOH+] =[Zn2+] [OH-]´5´105= 5 ´10-4.67 [Zn2+]
  
(2)  由式(5),  [Zn(OH)2(液)] = [ZnOH+ ] [OH-]´2.7´104 = 1.35´10-9.34 [Zn2+]
  (3)  由式(6),  [Zn(OH)3-]= [Zn(OH)2(液) ] [OH-]´1.26´104= 1.70´10-15.01 [Zn2+]
  (4)  由式(7),  [Zn(OH)42-]= [Zn(OH)3-] [OH-] ´1.82´10 = 3.09´10-23.68 [Zn2+]

  各種形態物種的總濃度等于原水中的鋅濃度,即151.81 mg/l,見式(7)。將上述計算結果代入式(8)
  [ZnOH+]+[Zn(OH)2(液)]+[Zn(OH)3-]+[Zn(OH)42-]+[Zn2+] =151.81mg/l       (8) 
  解得[Zn2+] =151.7934mg/l,占總濃度的比例為99.99%,其它四種之和占總濃度的0.01%。說明當pH=4.33時,原水中的Zn( II )基本上都是Zn2+
  當pH=8.88時,采用上述同樣的方法,原水中Zn( II )的各物種濃度分別為:
  [Zn2+] » 20 mg/l
  [ZnOH+] »100 mg/l
  [Zn(OH)2(液)] » 27 mg/l
  [Zn(OH)3-] »3.6 mg/l
  [Zn(OH)42-] » 0 mg/l
  當pH值在5~9范圍內時,原水中Zn( II )的各物種含量隨pH值的變化見表3。

原水中各種形態的鋅化合物所占數量隨pH值變化表         表3

pH值[Zn2+]
(mg/l)
[ZnOH+]
(mg/l)
[Zn(OH)2(液)]
(mg/l)
[Zn(OH)3-]
  (mg/l)
[Zn(OH)42-]
(mg/l)
5.0151.73410.0758672.05´10-62.58´10-114.70´10-19
6.0151.05450.7552730.0002042.57´10-84.68´10-15
7.0144.56237.2281150.0195162.46´10-54.48´10-11
8.0100.292750.146351.3539510.017063.11´10-7
9.020.18715100.935727.252653.4338346.25´10-4

  由上可知,隨著pH值的提高,水中Zn2+逐漸減少,羥基絡合離子逐漸增多。在pH=9時,原水中主要存在ZnOH+和Zn(OH)2(液),少量Zn2+和Zn(OH)3等。涂鋁砂濾料表面雖也帶有正電荷,但由于隨著pH值提高,一方面,Zn(Ⅱ)的正價離子的正價數不僅減少,且產生中性Zn(OH)2(液)及少量負電荷羥基絡合物,故涂鋁砂吸附效果提高;另一方面,涂鋁砂濾料對鋅的羥基絡合物的吸附往往大于對簡單離子Zn2+的吸附,此時,羥基絡合物的電荷影響下降(因為當化合物的結構比較簡單時,其電荷對吸附影響較大,帶電的化合態吸附較弱而中性化合態吸附較強。當化合物的結構比較復雜時,電荷對吸附的影響下降[16])。因而,隨著pH值的提高,涂鋁砂除鋅率也隨著提高。圖7也符合這一規律。
  在低pH值時,原砂除鋅率高,是因為在低pH值下,水中Zn(Ⅱ)主要是以Zn2+形態存在,羥基絡合物很少。這時,因原砂表面帶負電荷,與Zn 2+的吸附力較強。但在動態試驗中(見圖4),原砂隨著過濾時間的延長,除鋅率很快下降,是因為原砂比表面積較小,吸附面(容量)有限,經過一定時間過濾后,吸附面逐漸被Zn2+占滿,從而除鋅率逐漸降低,過濾至8 h后,原砂除鋅率幾乎為零。而涂鋁砂之所以仍保持很高去除率,主要是它的比表面積較大(是石英砂的13倍),在12 h內,吸附作用仍然存在。但由圖6和 7可知,在過濾26 h后直至44 h,涂鋁砂除鋅率也逐漸下降。其原因,一方面是吸附面逐漸被占滿;另一方面,pH值逐漸下降,故涂鋁砂也存在吸附飽和現象,不過,吸附飽和時間或過濾時間遠大于原砂。

參考文獻

1. 高乃云、徐迪民、范瑾初、嚴煦世,氧化鋁涂層改性石英砂過濾性能研究。中國給水排水,1999;15(3):8-10
2. Kuan Wenhui et al, Removal of Se(IV) and Se(VI) from Water by Aluminum-Oxide-Coated Sand. Wat. Res.,1998;(3):915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59678021)

論文搜索

發表時間

論文投稿

很多時候您的文章總是無緣變成鉛字。研究做到關鍵時,試驗有了起色時,是不是想和同行探討一下,工作中有了心得,您是不是很想與人分享,那么不要只是默默工作了,寫下來吧!投稿時,請以附件形式發至 paper@h2o-china.com ,請注明論文投稿。一旦采用,我們會為您增加100枚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