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時控制實現短程硝化過程中種群結構的演變
論文類型 | 技術與工程 | 發表日期 | 2010-08-01 |
來源 | 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 | ||
作者 | 郭建華,王淑瑩,鄭雅楠,彭永臻,劉洋,孫治榮 | ||
關鍵詞 | 短程硝化; 氨氧化菌; 熒光原位雜交; 掃描電鏡; 種群優化; 實時控制 | ||
摘要 | 為了考察實時控制下實現短程硝化過程中硝化污泥種群結構的演變,采用熒光原位雜交技術( FISH) 和掃描電鏡( SEM) 對處理生活污水的序批式反應器內污泥進行了跟蹤觀測. 結果表明: 通過檢測pH 曲線上的“氨谷”特征點快速啟動了短程硝化,短程硝化維持期間亞硝化積累率平均在93%左右. 接種污泥形態多樣,含長桿、短桿及球狀菌,而隨著運行的延續,污泥形態呈現了向短桿狀、球狀轉變的態勢. 實時控制下反應器內亞硝酸氧化菌( NOB) 逐漸被淘洗,而氨氧化菌( AOB) 得到了富集. 從短程硝化啟動初期到短程硝化 |
分享
論文搜索
月熱點論文
論文投稿
很多時候您的文章總是無緣變成鉛字。研究做到關鍵時,試驗有了起色時,是不是想和同行探討一下,工作中有了心得,您是不是很想與人分享,那么不要只是默默工作了,寫下來吧!投稿時,請以附件形式發至 paper@h2o-china.com ,請注明論文投稿。一旦采用,我們會為您增加100枚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