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偷拍视频,天天射天天添,人妻夜夜爽天天爽三区麻豆AV网站,成人综合国产乱在线

首頁> 資源> 論文>正文

黃山風景區水資源的保護與利用

論文類型 基礎研究 發表日期 1999-10-01
來源 《中國給水排水》1999年第10期
作者 梅一峰,方桂松,程瓊
關鍵詞 風景區 水資源 綜合利用
摘要 梅一峰1,方桂松2,程瓊2?(1黃山風景區規劃土地局,安徽黃山242709;2黃山市水利水電勘察設計院,安徽黃山245000)   摘 要:針對黃山風景區水資源利用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提出水資源保護、利用、開發和污水治理的基本思路和實施對策,為解決黃山風景區生態、旅游和生活用水供需矛盾, ...

梅一峰,方桂松,程瓊?
(1黃山風景區規劃土地局,安徽黃山242709;2黃山市水利水電勘察設計院,安徽黃山245000)

  摘 要:針對黃山風景區水資源利用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提出水資源保護、利用、開發和污水治理的基本思路和實施對策,為解決黃山風景區生態、旅游和生活用水供需矛盾,保護和開發水資源、風景資源、旅游資源打下了基礎。
  關鍵詞:風景區;水資源;綜合利用
  中圖分類號:X321;F590.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0-4602(1999)10-0021-03

   黃山是我國著名的山岳型風景名勝區,1985年被評為中國十大旅游名勝之一,1990年被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名錄”,素有“人間仙境”的美譽。黃山不僅以溫泉 、 云海、奇松、怪石“四絕”著稱于世,同時也是我國南方天然的綠色寶庫和動植物園,擁有動植物種類1 882種。森林植被群落具有喬、灌、草三層完整結構,還有多種古樹名木和珍 稀花卉,是野生動物棲息繁衍的良好場所,生態系統穩定平衡。隨著黃山知名度的提高和旅游業的迅猛發展,風景資源的保護和自然生態系統的維護工作日趨繁重。由于水資源在維持生態平衡、保障旅游與生活用水方面發揮著基礎性作用,因此水資源的供求矛盾十分突 出,其綜合利用已成為黃山風景資源和旅游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1 水資源利用現狀及存在問題

  黃山位于我國安徽省南部,屬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這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雨量2394.5mm,多年平均徑流深1384mm,多年平均徑流總量2.1×108m3 (豐水年高達4.8×108m3,枯水年也有11×108m3),地表水資源非常豐富。然而黃山因山勢陡峭,溝壑縱橫,海拔高程在500~1 870m之間變化,河床比降大,第四紀沉積物少,蓄水條件差;地質構造主體由燕山旋回第二期花崗巖組成,并以斷裂為主,故地下水 比較貧乏;再加上降雨在年際、年內間變化很大,分配極不均勻,從而加劇了溪澗水量豐枯 的懸殊差異。黃山每年4—7月份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60%以上,尤其是6—7月間的梅雨季節雨量集中、降雨強度大,引起山洪暴發;而秋冬季則時常百日無雨,此時又是旅游旺季,使旅游生活用水和生態環境維護特別是森林消防用水嚴重匱缺。
  經過多年不懈的努力,在黃山風景區相繼建成一些蓄供水設施。其中蓄水設施分為兩類,一類是塘庫,已建成9座,蓄水量達20.85×104m3,規模較大的有五里橋一至三庫、西海水庫、天海水庫和云谷寺水庫;另一類是蓄水池,已建成20個,蓄水量為0.59×104m3,分布在溫泉、北海、玉屏樓和云谷寺等幾大游覽區。依照目前黃山供水的運行狀況,塘庫每年可復蓄5次,年可供水量約107×104m3峰巒頂部,來水面積小,蓄水量僅為6×104m3,年可供水量30×104m3,而這些景區乃黃山精華所在,是游客必經之地,因此用水緊張狀況更加突出。根據近年來對游客、接待設施及生活供水的統計分析作出的景區中長期發展規劃預測表明:到2010年,黃山風景區年需水量將達250×104m3,供需矛盾愈發加劇。
   隨著黃山旅游經濟的發展,景區的環境壓力與日俱增,水體、大氣、植被、土壤皆不同程度受到污染,特別是水體污染最為明顯、最為直接,加劇了水資源利用的壓力。賓館飯店、公廁及居民排放的生活污水逐年增加,已達110×104m3/a左右。一些游客比較集中地段附近的水體水質已達不到國家地面水環境質量二級標準,目前已進行常規的污水處理。

2 景區水資源保護、利用和開發的原則

   充沛的水資源不僅是構成黃山特有的自然資源、景觀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還是涵養自然資源生息、維系生態環境的重要生態因子。因此,簡單地采取工程技術措施,在風景密集的高山景區筑壩蓄水和建污水處理廠,固然可以滿足旅游用水的需求和減輕污染,但由此而興建的大量人工建(構)筑物,不僅與優美的自然景觀環境難以和諧;而且還會因水系截流造成溪 澗斷流和建筑區域地形、地貌及地質的破壞,引起區域生態環境失衡,甚至造成整個生態系統的惡化。這樣的開發方式違反了自然規律,已經給世人留下諸多深刻的教訓和警示。必須用可持續發展戰略來指導黃山水資源的保護、利用和開發,在保持生態平衡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減少對自然資源的破壞和對景觀環境的影響,合理地利用水資源,包括原水的利用、污水的治理和水的循環利用,促進風景名勝區旅游事業的健康發展。
  通過對黃山風景區自然地理環境、水資源利用現狀和存在問題的分析研究,筆者認為解決黃山風景區供水和污水治理問題的基本思路是:
  ①水資源的綜合利用是一項涉及面廣、技術性和政策性強的復雜的系統工程,必須統籌規劃,科學安排,分步實施,力求生態環境效益和社會經濟效益的全面提高。
  ②節流與開源并舉,解決供水。盡量利用景區外水源,景區內充分利用現有蓄水設施,引用先進的節水技術和設備,提高用水的科技含量和利用率,減緩供求矛盾。同時,盡量減少在精華景區建壩蓄水,而在景區邊緣或更大范圍新辟經濟可行的水源點,引水上山,解決供水問題。
  ③污水處理原則上就近進行,點片結合、相對集中。根據污染源的分布情況,因地制宜地設置治污設施,且以小型化、小水量為主。在對自然環境影響不大且污水源相對集中的地區,才采用集中方式。為不影響景觀,處理設備盡可能采用地埋式,且與賓館和景點保持足夠 的距離,減少氣味干擾。治理后,達標的廢水仍排放到自然水體中,以保持區域水系的穩定。
  ④水資源管理應結合水源形成供水網絡,使景區間用水實現互補。從保護水質、降低成本出發,就近先利用原水、庫水,并盡量回收使用,再考慮抽水,提高水資源利用的經濟合 理性。在水資源建設中,水資源與環境管理系統的建設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供水形成網絡、污水得到治理的同時,還應考慮建立水資源與環境管理系統,用于水資源、水需求和環境保護系統的管理和監控以及消防、事故、旱情等緊急情況的對策,做到統一調度,合理控制利用水資源。

3 初步實踐

  90年代開始,黃山風景區管委會即著手解決黃山供水和污水處理問題,近兩年隨著旅游經濟的發展更是加快了建設步伐。除了與省、市有關技術部門共同進行水資源普查、研究及規劃工作外,還編制了《黃山風景區供水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并開展中國—芬蘭《黃山水資源和環保科技項目》合作,其中部分工程建設項目已相繼實施。在規劃和實踐過程中,充分考慮了黃山自然條件和特殊性以及作為著名風景名勝區所具有的表象和內涵,抱著審慎的態度認真對待,不因水資源建設而造成無法彌補的環境破壞和資源損失。為解決黃山的供水和污 水處理,對以下問題進行了探討和初步實踐。?
3.1景區外水資源的利用?

  從減少景區內的水資源占用,減輕對自然環境的污染出發,幾年來已經有計劃地在景區周邊的屯溪、湯口等地投資數千萬元興建了洗滌中心、凈菜中心、垃圾分檢處理場和生活基地等設施。風景區賓旅館、各類接待設施使用的被褥、衣物、時令蔬菜、瓜果等去污潔凈后進景區,各類垃圾也經分類后將大部分運至景區外處理。此舉既大大減少景區內的供水、用水量和污水排放量,減輕了供水壓力和水體、環境的污染,也給周邊地區提供了更多的發展經濟、增加就業的市場,收到了一舉多得的綜合效果。
3.2節水技術和設施的推廣應用
  在景區各類設施的設計和建設過程中,注意充分考慮選擇和采用先進的節水方法和節水設備,既防止跑冒滴漏,更注重提高水的重復利用率。近幾年改擴新建的北海賓館、獅林飯店、玉屏精舍等賓館基本采用了現代的節水衛生設備、洗手間和淋浴(代替浴缸),并選擇適當的衛生間和廚房用品,如用簡單的單杠桿混合器裝置代替傳統的兩個水龍頭,可迅速調節水溫,改變以往邊放水、邊調節而費水的狀況;采用北歐地區的座便器每次只需4~6L水耗,較一般通用產品(每次12~15L水耗)節水明顯。在供水特別困難的景區,如天都峰、玉屏樓等處,已在推廣使用干廁,水只用于凈手,沖洗用水可由移動式水箱或不定時充水水箱提供,對玉屏景區還實施了中水回用處理系統,將沐浴、洗滌水進行有效凈化后再回用于座便器的沖洗。據資料介紹,使用新型的節水設備和衛生潔具每天可節水10%~18%,使用循環水系 統可節水22%~24%。
3.3水源點的選擇?

  根據黃山供水要求和開辟水源點基本原則,海拔1000m以上的高山景區不宜興建大中型水源工程,故在山下、邊緣和景區外反復研究過很多方案。通過對水源工程、泵站提水工程、交通和施工條件、生態環境影響、分步實施和分步受益、工程造價等六個方面的綜合比較,確定采用在次要景區山下建蓄水、抽水工程方案。該方案所規劃的三座水庫總庫容51×104m3,多年平均徑流總量2092×104m3,水源豐富,水質良好,能滿足規劃 發展和水質要求,并對其下游有一定的防洪調節作用,而且位置均不在游客視線范圍內,對環境和景觀的影響也較小。其中規模最大的五里橋新二庫已在設計過程中,即將動工興建。三座水庫建成后,結合興建泵站提水上山建水廠,與原有山上水庫形成供水網絡送至各景區,可徹底解決黃山的供水問題。
3.4污水處理?
   近幾年,黃山風景區陸續興建了13座獨立的污水處理廠,分別處理北海、西海、天海、玉屏樓、溫泉等片的污水,綜合處理能力約200t/d,處理設備基本為地埋式。同時松谷庵、逍遙亭和云谷寺等處的治污設施也正在實施和安排。
  在排污管網設計中,將污水和雨水分開,暴雨時不會有洪水進入處理系統而增加污水處理負擔。

4  結語

  黃山風景區水資源建設項目的規劃實施,將徹底改善干旱季節嚴重缺水的現狀,保障游人生活用水的需求,提高服務檔次,有利于景區的森林防火、植被灌溉和保持生態平衡,有利于 旅游經濟的發展。同時,使景區生活污水得到全面治理,實現達標排放,保證風景區的旅游環境。這是一項提高生態環境質量,維系和保持自然生物資源,加強環境監控、管理,實現資源持續發展的長遠大計。通過各方面的努力,黃山風景區的供水和污水處理已朝著理想的目標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水資源的綜合利用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絕非一朝一日,有許多問題等著我們去研究、探索,美麗、自然、神奇的黃山將永遠展現在世人面前。


  電  話:(0559)25127075562331?
  傳  真:(0559)2513539?
  收稿日期:1999-07-19

論文搜索

發表時間

論文投稿

很多時候您的文章總是無緣變成鉛字。研究做到關鍵時,試驗有了起色時,是不是想和同行探討一下,工作中有了心得,您是不是很想與人分享,那么不要只是默默工作了,寫下來吧!投稿時,請以附件形式發至 paper@h2o-china.com ,請注明論文投稿。一旦采用,我們會為您增加100枚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