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歇活性污泥法處理磺胺廢水及其動力學研究
論文類型 | 技術與工程 | 發表日期 | 1999-07-01 |
來源 | 《中國給水排水》1999年第7期 | ||
作者 | 張振家,朱琳,朱花,卜義惠 | ||
摘要 | 張振家 朱琳 朱花 (南開大學環境工程與管理系) 卜義惠(中國市政工程東北設計研究院) 1 材料及方法 1.1 廢水 試驗所采用的廢水由實際的磺胺廢液加自來水和NH4Cl、Na2HPO4(以BOD∶N∶P=100∶5∶1添加)配制而成,廢液的性質如表1所示。 表1 磺胺廢液的性質 ... |
張振家 朱琳 朱花 (南開大學環境工程與管理系) 1 材料及方法 1.1 廢水
廢液的稀釋倍數分別為10倍和20倍。另外,為了考察磺胺的影響,還根據過濾液在稀釋20倍時的NaCl和NaAc濃度,人工配制了不含磺胺的廢水進行對比。 活性污泥反應器為圓桶形有機玻璃容器,容積為8 L。反應器放在一個恒溫水槽中,水溫控制在(20±1) ℃。空氣泵的氣量由轉子流量計控制在1~2 L/min,用溶解氧測定儀監測反應器中的溶氧濃度,確保活性污泥混合液溶氧濃度在2 mg/L以上。為了補充因曝氣造成的水分損失,在空氣泵與散氣球之間串聯了空氣加濕瓶。 2 試驗結果 圖2、3、4分別為廢液在10倍稀釋、20倍稀釋和原水中不含磺胺(人工廢水)時,活性污泥反應體系中各指標的逐時變化情況。
3 討論與分析 3.1 指標的相關性 (1/X)(dS/dt)=[Vm(S/X)]/[Ks+(S/X)] (3) 式(3)簡化為一級反應式: S/X值在間歇活性污泥法(SBR法)中可視為不同時刻的污泥負荷,它是隨反應時間的延長而降低的,其變化趨勢與一級反應規律非常符合,因此可通過一級反應方程式進行回歸得出其相應的反應速率常數(表2)。
表2中動力學方程式的系數表示了反應初始間歇式活性污泥反應器中基質與污泥濃度的比值,可視為SBR法的起始污泥負荷。同樣,可以根據式(1)、(2)對測試結果進行處理而求出以kgBOD/kgVSS為單位的相應動力學方程式S和反應速率常數K,為習慣于BOD和VSS表示的設計者提供參考。 4 結論 通過以上分析,對于采用間歇活性污泥法處理制藥廠磺胺廢液,可得出如下階段性結論: 參考文獻 1 Leslie Grady C P Jr,Lim Henry C.Biological Wastewater Treatment Theory and Applications.MARCEL DEKKER,INC.New York and Basel,1980 作者通訊處:張振家 300071 天津市南開區衛津路94號 南開大學環境工程與管理系 |
論文搜索
月熱點論文
論文投稿
很多時候您的文章總是無緣變成鉛字。研究做到關鍵時,試驗有了起色時,是不是想和同行探討一下,工作中有了心得,您是不是很想與人分享,那么不要只是默默工作了,寫下來吧!投稿時,請以附件形式發至 paper@h2o-china.com ,請注明論文投稿。一旦采用,我們會為您增加100枚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