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偷拍视频,天天射天天添,人妻夜夜爽天天爽三区麻豆AV网站,成人综合国产乱在线

首頁> 資源> 論文>正文

缺氧——好氧工藝處理稠油廢水的設計與運行

論文類型 技術與工程 發表日期 1999-06-01
來源 《中國給水排水》1999年第6期`
作者 方力,王巖
摘要 方力(遼河油田石油化工總廠)  王巖(遼油環保技術設備有限公司)   遼河油田石化總廠采用缺氧—好氧生物脫氮工藝(A/O1O2)處理稠油煉制廢水的設計與運行結果表明,該工藝對廢水中氨氮具有較好的去除率;同時表明,進入A/O系統的生活污水量>20%,即使廢水含酚>30 mg/L,只要控制好A池前半段廢 ...

方力(遼河油田石油化工總廠)  
王巖(遼油環保技術設備有限公司)

  遼河油田石化總廠采用缺氧—好氧生物脫氮工藝(A/O1O2)處理稠油煉制廢水的設計與運行結果表明,該工藝對廢水中氨氮具有較好的去除率;同時表明,進入A/O系統的生活污水量>20%,即使廢水含酚>30 mg/L,只要控制好A池前半段廢水中的DO,就可確保出水CODCr<100 mg/L,去除率達86%。該工程的設計與運行成功,不僅為稠油廢水處理提供了一條行之有效的途徑,而且為煉化企業改造傳統的“老三套”廢水處理工藝積累了一定的經驗。

1 廢水水質

  石化總廠排放的含油、含鹽廢水水質見表1,表2是廢水中有機物質的組成。

表1 石化總廠廢水水質 項目 變化范圍 平均濃度 油(mg/L) 200~1100 400~500 硫(mg/L) 15~22 16~17 酚(mg/L) 10~55 33~43 氨氮(mg/L) 30~100 60~80 CN-(mg/L) 0.1~0.30 0.20 CODcr(mg/L) 500~1600 800~1000 pH 6~12 8~9

表2 石化總廠廢水有機物質組成 有機物質 濃度(mg/L) 年占比例(%) 烷烴 48.5 26.2 芳烴 58.2 31.4 含氮化合物 24.3 13.1 含氧化合物 54.4 29.3 共計 185.4 100

 由表1可以看出,石化總廠排放的廢水除氨氮含量偏高、水質波動幅度較大外,其它指標同國內同型煉油廠相近;表2顯示了廢水中的雜環、含氮和含氧化合物濃度較高,這是遼河油田稠油廢水處理難度較大的主要原因。

2 工程設計介紹

2.1 設計規模及水質
   石化總廠將其廢水處理分二步實施。首先,對現有“老三套”工藝的污水處理廠進行改造,處理量達300 t/h,可滿足目前污水處理的需要;第二步,新建一座700 t/h的污水處理裝置,適應“九五規劃”發展的需要。
   一期工程設計規模為0.72×10.4 t/d,設計出水水質見表3。

表3 設計出水水質(pH6~9) 項目 出水濃度 油 8 硫 1.0 酚 0.5 氨氮 15 CN- 0.5 CODcr 100

2.2 工藝流程
   石化總廠的廢水排放主要分為含油、含鹽、含硫、含堿廢水和生活污水5個系統,含油、含鹽廢水和生活污水可以直接進入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而CODCr> 5 000 mg/L的含硫、含堿廢水須經過預處理,大部分回用于生產,少部分進入污水處理廠。采用的工藝流程如圖1、2所示,三泥處理裝置為原有設施。
2.3 主要構筑物及設計參數
2.3.1 調節池
   總有效容積18 000 m3,最小調節時間30 h(雨季廢水量可達900~1 000 t/h)。
2.3.2 浮選池
   半地上式兩座,總有效容積1 740 m3,水力停留時間3.5~4.5 h;池前設置機械攪拌混凝反應池;采用射流加壓溶氣氣浮工藝,控制適宜的回流量;氣浮凈水劑采用西安公路交通大學環境研究所為石化總廠專項開發的復合高分子XHC988型凈水劑(含三種組分:破乳、混凝、助凝),效果顯著,且浮渣量少;池內均設鏈板式刮渣機。

2.3.3 均質調節池
  總有效容積3 468 m3(分兩格),水力停留時間8.5 h;設置在浮選段與生化段之間,調節進入生化系統的水質和水量,以強化均質作用。
2.3.4 A段缺氧生化池
  地上式兩座、并聯(一座為原浮選池),每座分四格,總有效容積2 470 m3,水力停留時間2.7 h;采用生物接觸氧化法(膜法),控制適宜的硝態液回流量,DO控制在0~0.5 mg/L,池內裝有一定高度的YDT彈性立體波紋填料,池底裝有YMBⅠ型膜片式曝氣器。
2.3.5 O1O2段好氧生化池
  O1段分六間,總有效容積4 593 m3,水力停留時間4.5 h;采用活性污泥法,控制適宜的活性污泥回流量,DO控制在0.5~2.0 mg/L,池底裝有YMBⅡ型膜片式曝氣器。
  O2段為原表曝池改裝,尺寸Ø 16.4m×5.28 m,分四格,總有效容積4 307 m3,水力停留時間4.5 h;采用活性污泥法,DO控制在2~4 mg/L,在原曝氣區池底及原澄清區池底裝設相應的曝氣裝置;pH值控制在6~8.5,采用pH值測定儀自動調控投加堿量。
  整個工藝投配負荷:CODCr  0.3075 kgCODCr/(kgMLVSS·d);
           NH4+-N  0.0516 kgNH4+-N/(kgMLVSS·d)。
2.3.6 二沉池
  總有效容積2 543 m3,水力停留時間2.5 h,采用輻流式中心進水,周邊出水,設有CG180C型刮泥機。
2.3.7 快濾池
  總有效容積256m3(分四格),水力停留時間0.64 h;采用石英砂濾料。

3 調試與試運行

3.1 接種培養污泥與掛膜
  從錦州煉油廠凈水車間引入活性污泥(混合液)800m3,污泥濃度MLSS為3 000 mg/L,進行接種培養,同時鏡檢觀察微生物生長情況。為縮短培養時間,首先將引入的活性污泥投放到O1段中的二格池中(其它格通廢水運行)進行“靜態培養”,當污泥濃度MLSS達到一定數值時,將一半容積的污泥引入O段系統,余下污泥繼續進廢水悶曝培養。如此反復25d后,O段系統MLSS>2 500 mg/L,污泥指數SVI為120。第二步,通過硝態液回流泵,將O2池混合液引入A段池,進行掛膜。作法是:靜止24 h后進廢水3 h,重復進行15d后,可觀察到彈性立體波紋填料上出現微生物膜,測得CODCr的去除率達50%左右,可認為掛膜成功。第三步,連通A段池和O段池,并開始硝態液回流(由二沉池出水引出),馴化反硝化菌。
3.2 運行結果
  表4是連續穩定運行15 d的監測數據。由表4可以看出,除部分日的CODCr排放濃度不符合設計要求外,其他指標均符合要求;穩定日的CODCr排放濃度完全符合設計要求,平均去除率>86%。
3.3 運行費用
  噸水藥劑費為0.20~0.50元,電費為0.70元,即處理費用為0.9~1.20 元/t(不含工人工資及設備折舊費)。

4 結論

  ① 采用缺氧—好氧生化工藝處理遼河稠油煉制廢水,能達到廢水處理的設計要求。整個處理系統的總投資相對較少,占地面積小。
  ② 整個廢水處理系統運行平穩,抗沖擊負荷性能較強。
  ③ 產生的“三泥”量少。?
  ④ 運行費用為0.9~1.20 元/t(不含工人工資及設備折舊費)。

表4 連續穩定運行15d進出水監測結果 日期 油 硫 酚 氨氮 CODcr 進水 出水 進水 出水 進水 出水 進水 出水 進水 出水 去除率(%) 9月5日 108 5.01 10.0 1.00 21.0 0.11 28.4 11.4 850 110 - 9月6日 200 7.00 10.1 0.10 28.2 0.17 35.0 13.1 940 172 - 9月7日 330 7.00 18.0 1.00 27.9 0.15 38.0 9.20 986 145 - 9月8日 300 4.02 17.5 0.81 37.0 0.11 24.2 10.0 1080 178 79 9月9日 280 5.00 14.1 1.00 38.0 0.12 32.1 11.9 1021 140 85 9月10日 290 3.02 20.0 1.03 40.0 0.01 24.1 13.0 980 139 85 9月11日 380 6.03 16.3 0.92 42.3 0.12 29.6 8.80 629 75.2 93 9月12日 400 4.00 10.2 0.41 35.0 0.22 33.6 10.6 610 76.3 93 9月13日 320 5.00 24.3 0.91 40.0 0.23 29.1 8.50 780 65.3 93 9月14日 380 7.00 8.2 0.81 45.3 0.13 27.5 9.80 823 69.5 89 9月15日 600 6.00 12.1 0.70 35.9 0.11 23.8 11.1 435 78.2 87 9月16日 520 4.00 12.1 1.00 29.9 0.11 27.5 9.90 496 138 82 9月17日 400 4.04 10.1 0.73 15.8 0.15 24.5 8.80   165   9月18日 270 7.02 12.2 0.64 15.2 0.21 20.1 8.10   118   9月19日 310 6.01 10.2 0.78 19.4 0.13 19.8 9.10   120  

參考文獻

  1 張士杰.遼河環烷基原油特性分析?遼河石油化工,1998;(3):1~6
  2 侯祥麟.中國煉油技術.中國石化出版社,1991?671~691
  3 張波.生物脫氮除磷工藝厭氧/缺氧環境倒置效應?中國給水排水,1997;13(3):7~10
  4 何苗.雜環化合物及多環芳烴厭氧酸化降解性能的研究.中國給水排水,1997;13(3):13~16
  5 錢易,米祥友現代廢水處理新技術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280~307


  作者通訊處:124022 遼河油田石油化工總廠設計研究所給排水組
  電  話:(0427) 7659009
  傳  真:(0427)7659793(O) 2856226(H)

論文搜索

發表時間

論文投稿

很多時候您的文章總是無緣變成鉛字。研究做到關鍵時,試驗有了起色時,是不是想和同行探討一下,工作中有了心得,您是不是很想與人分享,那么不要只是默默工作了,寫下來吧!投稿時,請以附件形式發至 paper@h2o-china.com ,請注明論文投稿。一旦采用,我們會為您增加100枚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