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水水景的設計
論文類型 | 技術與工程 | 發表日期 | 1999-06-01 |
來源 | 《中國給水排水》1999年第6期 | ||
作者 | 樂美承 | ||
摘要 | 樂美承 (長沙有色冶金設計院) 在水景設計中,跌水是構成溪流、疊流、瀑布等水景的基本單元,具有動態和聲響的效果,因而應用較廣。 與靜態水景不同,動態水景的水是流動的,其流動性一般用循環水泵來維持,水量過大則能耗大,長期運轉費用高;水量過小則達不到預期的設計效果。因此,根 ... |
樂美承
(長沙有色冶金設計院)
在水景設計中,跌水是構成溪流、疊流、瀑布等水景的基本單元,具有動態和聲響的效果,因而應用較廣。
與靜態水景不同,動態水景的水是流動的,其流動性一般用循環水泵來維持,水量過大則能耗大,長期運轉費用高;水量過小則達不到預期的設計效果。因此,根據水景的規模確定適當的水流量十分重要。
1 跌水水景的水力學特征及計算
跌水水景實際上是水力學中的堰流和跌水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跌水水景設計中常用的堰流形式為溢流堰,常用溢流堰的形式如圖1。
根據δ和H的相對尺寸,堰流流態一般分為薄壁堰流、實用堰流、寬頂堰流等三種形式:
當 δ/H<0.67,為薄壁堰流;
0.67<δ/H<2.5,為實用堰流;
2.5<δ/H<10,為寬頂堰流;
δ/H>10,為明渠水流,不是堰流。
跌水水景設計中,常用堰流形態為寬頂堰流。?
當跌水水景的土建尺寸確定以后,首先要確定跌水流量Q,當水流從堰頂以一定的初速度v0落下時,它會產生一個長度為ld的水舌。若ld大于跌水臺階寬度lt,則水流會躍過跌水臺階;若ld太小,則有可能出現水舌貼著跌水墻而形成壁流。這兩種情況的出現主要與跌水流量Q的大小有關,設計時應盡量選擇一個恰當的流量以避免上述現象的發生。
1.1 跌水流量計算
根據水力學計算公式,一般寬頂堰自由出流的流量計算式為:
Q=σc·m·b·(2g)0.5·H1.5=σc·M·b·H1.5
式中 b——堰口凈寬
H——包括行進流速水頭的堰前水頭,
H=H0+υ02/2g
式中 υ0——行進流速
m——自由溢流的流量系數,與堰型、堰高等邊界條件有關
σc——側收縮系數
M=m·(2g)0.5
當堰口為矩形時,側收縮系數σc為1,上述計算式即簡化為《給水排水設計手冊》中的流量計算式:
Q=m·b·(2g)0.5·H1.5=M·b·H1.5
上式中,M(或m)為流量系數,與堰的進口邊緣形式有關;b為堰口凈寬,為已知,因此要求出流量Q,關鍵要確定出堰前水頭H,堰前水頭一般先憑經驗選定、試算。通常H的初試值可選為0.2~0.4 kPa,當堰口為直角時宜取上限,堰口為斜角或圓角時取下限。H初值選定后,根據上述計算式算出跌水流量Q,由于Q值為試算結果,還須根據跌水水舌的長度對Q的大小作進一步的校核和調整。
1.2 校核水舌長度
根據水力學的計算公式,溢流堰的跌落水舌長度為:
ld=4.30D0.27P
式中 D=q2/(g·p3)
q--堰口單寬流量,q=Q/b,m3/(s·m)
? p--跌水墻高度,m
? g--重力加速度,9.81 m/s2
上式中各參數已知,可計算出跌水水舌長度ld,為了防止水舌躍過跌水臺階或貼著跌水墻,同時考慮到水舌落到跌水臺階(寬度為lt)上引起濺射,一般ld應在0.1~2/3lt(m)之間,如計算的ld不在此范圍內,則應調整堰前水深,重新試算流量Q,并按上述步驟校核ld直至滿足要求。
一般情況下,跌水流量越小則ld越小,消耗的動力越小,對降低水景的長期運轉費用十分有利。有時,當計算出的ld較小,又不想增大Q時,可以在溢流堰的出口增加一段檐口,以改善堰流的出流條件,防止水流貼壁。
2 某工程跌水水景的設計
某賓館根據其地形條件在大堂內設計一溢流式跌水景,為扇形結構,第一級跌水高度P為2.1 m,堰口為弧線形,長度b=14.65 m,堰頂寬δ=0.15 m,跌水臺階寬度lt=0.7m。
2.1 計算跌水流量Q
根據賓館大堂環境的要求,跌水流量不須太大,因此,初始選定堰前水頭H=0.2 kPa,根據堰流的出口形式,流量系數M=1 417.4,因此試算流量:
2.2 校核跌水水舌
ld根據試算流量Q可求出跌水景溢流口的單寬流量:
q=Q/b=4.007×10-3 m3/(s·m)
由此得
D=q2/(g·p3)=1.767 3×10-7
跌水水舌長度:
ld=4.30×D0.27×P=0.136m
0.1<ld<2/3lt
經校核,跌水景水舌長度l?t在合理范圍內,因此,選定的流量可作為選用跌水景循環水泵的依據。
作者通訊處:410011 湖南省長沙市文藝路101號 長沙有色冶金設計研究院熱電分院
電 話:(0731)2241869?
傳 真:(0731)4444356?
論文搜索
月熱點論文
論文投稿
很多時候您的文章總是無緣變成鉛字。研究做到關鍵時,試驗有了起色時,是不是想和同行探討一下,工作中有了心得,您是不是很想與人分享,那么不要只是默默工作了,寫下來吧!投稿時,請以附件形式發至 paper@h2o-china.com ,請注明論文投稿。一旦采用,我們會為您增加100枚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