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敖江供水工程決策中若干問題探討
論文類型 | 技術與工程 | 發表日期 | 1999-03-01 |
來源 | 《中國給水排水》1999年第3期 | ||
作者 | 孫國平 | ||
摘要 | 孫國平 (福建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 福州市民關注的敖江供水工程,是一個涉及敖江流域開發利用、福州城區經濟環境發展的市政基礎工程。原計劃引水規模126×104m3/d(現調整為80×104m3/d),第一期在福州火車東站上浦嶺附近建50×104m3/d新東區水廠(現調整為30×104m3/d),二期在華僑農 ... |
孫國平
(福建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
福州市民關注的敖江供水工程,是一個涉及敖江流域開發利用、福州城區經濟環境發展的市政基礎工程。原計劃引水規模126×104m3/d(現調整為80×104m3/d),第一期在福州火車東站上浦嶺附近建50×104m3/d新東區水廠(現調整為30×104m3/d),二期在華僑農場附近建40×104m3/d新店水廠,擴建新東區水廠30×104m3/d或改擴建東南區水廠30×104m3/d。工程建成后,賣水收入將是其還貸的主要資金來源。但工程可研建議的水價比現行水價明顯偏高,其主要原因是126×104m3/d的水源只能發揮其40%的效益,因此,合理論證工程建設的必要性、福州城區的需水量與工程規模、敖江水資源開采與污染及保護、居民對水和污水問題總的需要、做法和態度(公眾參與)等,是保證工程效益的重要基礎。
1 建設的必要性
福州地處閩江下游,閩江在淮安分為南北兩港,為感潮河段。北港貫穿福州市區,與內河水體緊密相連,目前約90%的生活污染負荷和近85%的工業污染負荷集中在北港洪山橋下游排放,且近年來因水口電站的建成,人為過量采砂及拆除舊洪山橋、解放大橋的效應,河流動力條件發生了劇烈變化,河床嚴重下切,水位下降,潮水及污水滯留時間延長,向上游延伸的距離增大,供水水質問題日趨嚴重,北港洪山橋以下的集中供水水源將逐漸被取消,取水口全部移到洪山橋上游或起用敖江備用水源。鑒于敖江水源取水口位于河流源頭水域,不具有城市工業污染條件,有關領導、專家一致認為,從城市發展戰略高度和長遠觀點出發,敖江是理想的飲用水優質水源,且還能充分利用水庫位能降低電耗,應予優先開發,與北港洪山橋上游對置供水,以適應城市區域供水量的增長,提高供水的安全性,同時可消除內河引水沖污("三水"工程之一)對北港洪山橋下游飲用水源保護區影響的疑慮。
2 市區需水量預測與工程規模
根據福州市1970年-1990年實際用水量統計資料歸納的綜合用水定額與年份具有線性相關性,其回歸方程為y=0.1209+0.018 8x(x為年份序號數,以1970年為始年,y為該年份綜合用水定額),得出2000年、2010年、2020年綜合用水定額分別為0.685、0.873、1.06m3/(人·d),考慮人口增長和供水日變化系數為1.2,用水量分別為115.08×104、169.71×104、230×104m3/d。
根據福州市國民經濟發展計劃(萬元產值耗水量)和城市規劃控制人口,以生活用水量和工業用水量為基數,預測分期用水量2000年為116.90×104m3/d、2010年為177.54×104m3/d。
本次可研按上述兩種方法,并比較我國南方及國外幾個城市80年代用水定額與用水量,經對福州用水情況具體分析和論證,認為采用上述值較為適宜。
現福州市總供水能力為70×104m3/d(包括東南區水廠),加上正在擴建的西區水廠二期一組工程(15×104m3/d),2000年、2010年、2020年中心城仍有23.59×104~35.2×104、82.62×104~92.23×104和133.83×104~179.24×104m3/d用水量缺口。因敖江引水為隧洞輸水,不便分期建設,從工程建設經濟考慮,輸水規模按126×104 m3/d一次實施,凈水和配水工程按50×104 m3/d配套實施。
在評估中,專家認為人均綜合用水量的增長在達到一定水平后,會保持相對穩定,并不與工業產值的增長成正比,且隨著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觀念的被廣泛接受、節水措施的不斷改進和水價改革,部分用水量不但不會增長,反而還會下降,即傳統的水量預測方法并不適應新時期。因此,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的專家建議源水輸水隧洞按80×104m3/d設計,凈水和配水按30×104m3/d配套實施,利于資金的回收。
筆者認為:?
?、? 閩江流量大,自凈能力強,尤其是福州,地處下游(下游馬尾區的供水從擬建的白眉水庫引水),還有相當大的納污潛力可挖,負有發展福建大型耗水工業的歷史責任(福建沿海淡水資源都較缺乏)。要大膽利用這種水資源優勢,適當加快產業發展是應該的,也是必要的,只要控制得力,把握有度,發展新產業增加的污染負擔,不會造成全局性的污染和不可逆的變化。
② 敖江引水距離近,水量充足,水位高,比污水資源化便宜,其基建投資只相當于污水資源化的1/2~1/3。
③ 福州地處沿海,與臺灣隔海相望,隨著兩岸關系的改善,對臺直接三通,經濟增長不確定因素活躍,有可能出現跳躍式增長,城市化過程速度有可能加快,輸水工程能力較大,適應性強,便于宏觀調控和滾動發展。
?、? 從運行管理、檢修維護、備品備件的儲備及技術、材料引進的便利性等方面考慮,隧洞比管道輸水安全簡單。
上述觀點,得到了業主的理解與支持,且80×104m3/d與126×104m3/d的輸水規模只省2400萬元左右,因此輸水隧洞按80×104 m3/d設計,留有過水100×104m3/d的可能。
3 水資源開采、水污染與保護及優先權問題
敖江下游用水部門和地區有連江山仔灌區、連江城區、閩江口長安開發區及羅源灣等,從福州沿海區域水資源分布來看,羅源、連江水資源豐富,但干旱年份局部地區會出現工程性缺水,在P=97%的枯水年,除灌溉(包括新增面積)用水按70%外,各項用水應得到滿足(包括保證入???.37 m3/s的環境流量)。逐旬水量平衡結果表明,敖江向福州供水量中塘坂取水:2000年69×104m3/d,2010年148×104m3/d,2020年148×104m3/d;山仔取水:2000年59×104m3/d,2010年161×104m3/d,2020年141×104m3/d(2010年以后考慮霍口水庫與山仔水庫聯合調節,但仍以發電為主運行)??菟趪栏窨刂萍t廟嶺垃圾處理廠的出水濃度,經預測潘渡和觀音閣斷面的水質都可達到Ⅲ類水質,不會影響供水水質。
在可研中有幾個問題值得探討:
?、? 可研中直接套用天然最小入海流量9.37m3/s,經預測,水質能達標,對河口生態無影響。雖然眾多專家對此未提出疑異,但筆者認為根據不足。因山仔的建成蓄豐補枯,以及下游城市和經濟的發展,流域生態已改變,再回到天然狀態,已受益的部門和生態在設計的不利情況下將會受到影響(主要是河口生態,而不是入海口前的水質)。
?、? 隨著噴灌、滴灌等農田節水技術的推廣,敖江引水后,遇97%的枯水年,并不一定只能滿足70%,對此應加強宣傳,讓下游居民安居樂業。
?、? 敖江下游有福州市紅廟嶺垃圾處理廠大型而持久的污染源,應加強管理,保證出水水質,對此任重而道遠,應時刻關注與警惕。
④ 敖江引水指揮部與山仔水利樞紐管理處已達成協議,在97%的枯水年,同意改變山仔水庫功能以供水為主,枯水季節發電服從供水,增加下泄流量,利于下游水質及生態的保護,但這種供水的優先權,應通過強有力的法規等來加以約束。
⑤ 敖江流域雖山高坡陡,植被良好,自然地形上難于發展工業企業,但山仔水庫網箱養魚、農田面源污染和水庫富營養藻類繁殖等不容忽視。
⑥ 敖江下游的各項用水量與問題②存在著同樣性,即各項用水會相應降低,雖存在最小入海流量根據不足,但從總體上考慮,敖江2020年保證向福州供水100×104m3/d,不存在過度開采問題與影響下游用水水質水量問題。
4 居民的需要、做法和態度(公眾參與)
福州城市市民對內河引水沖污解決內河黑臭普遍表示支持,但沖淡污染物而造成北港飲用水源水質下降,增大給水處理費用并降低其安全性等項目建成后帶來的負面影響被忽略。政府決心敖江引水,一方面解決供水不足,另一方面解決北港洪山橋下游的污染問題,提高供水水質,理順功能關系,便于內河引水沖污及其它排水口的設置。1995年福州市計委進行民意測驗,福州敖江引水列第一位,內河引水沖污也同時上榜。但該項目最大的經濟收益將產生于因項目成本回收需要大幅調高水費(1.39元/t),有些同志擔心,抬高水價將影響物價上漲指數,影響人民生活和社會安定。?
筆者認為把水費提高到一定的水平,用戶就會把一些不必要的用水和它真正的成本聯系起來,這樣能促進節約用水。減少的用水量不但能夠降低居民的開支,而且能夠節約對土地、水、電能和化學原料的不必要的投資和消費,并在未來為經濟和環境帶來重大效益。通過加強宣傳,居民有意愿也有能力支付該項目建議的水費。這樣,項目的效率和商業導向的提高將能夠減少對政府補貼的依賴,在運行方面減少對外來力量的依賴。同時,水價的確定牽涉面廣,需要物價局報地方人大批準,因此在初設階段還需補充這一內容。
5 水廠廠址選擇
可研報告中推薦的一期水廠廠址設在市區東部靠北的老安山山腳上浦嶺處,南臨規劃三環路,北東西三面環山,此廠址地面起伏大,用地狹小,且土石方工程量較大。原比較方案園中廠址(離上浦嶺廠址偏東南約1 km)因受規劃三環路的限制,地勢平坦,但用地狹長,不便發展?,F與規劃等部門協商,三環路向北移約100 m,擬在園中設址。筆者認為現方案較好,投資省,但城市規劃相應調整,協調工作量將增大。?
作者通訊處:350001 福州市東大路158號?
(收稿日期 1998-08-30)
論文搜索
月熱點論文
論文投稿
很多時候您的文章總是無緣變成鉛字。研究做到關鍵時,試驗有了起色時,是不是想和同行探討一下,工作中有了心得,您是不是很想與人分享,那么不要只是默默工作了,寫下來吧!投稿時,請以附件形式發至 paper@h2o-china.com ,請注明論文投稿。一旦采用,我們會為您增加100枚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