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鄉供水管的經濟管徑計算
論文類型 | 技術與工程 | 發表日期 | 1999-03-01 |
來源 | 《中國給水排水》1999年第3期 | ||
作者 | 蔣吉發 | ||
摘要 | 蔣吉發 巴中地區水利電力局 目前山區供水工程特點是:①供水規模小,日供水在100~500m3;②絕大部分采取重力輸水、供水; ③供水管網基本上是樹枝狀;④輸、供水管的管徑較小,一般在φ200mm以下。 一般輸、供水管的水力計算,是在布置管網分布圖后初 ... |
蔣吉發
巴中地區水利電力局
目前山區供水工程特點是:①供水規模小,日供水在100~500m3;②絕大部分采取重力輸水、供水; ③供水管網基本上是樹枝狀;④輸、供水管的管徑較小,一般在φ200mm以下。
一般輸、供水管的水力計算,是在布置管網分布圖后初擬管徑,再進行水力復核。每段管徑都只能查有關經驗表格或利用巴甫洛夫斯基公式求解“近似”的經濟管徑。由于采取重力供水,應充分利用有限水頭,求出經濟管徑,使管材總重最小,投資最省。
1 經濟管徑的計算原理
1.1 管徑與單位長度重量的關系
G=SDa (1)?
式中 S --單位長度重量系數?
?a --單位長度重量指數?
?D --管內徑,m?
?G --單位長度重量,kg/m
對式(1)兩邊取對數
lgG=lgS+algD (2)
給出不同材質管材的標準重量G0,點繪G0與D之間的雙對數坐標,求出斜率即為a;再將a代入(1)求出S。利用最小二乘法平差后,得出S、a的最后值。
① 鋼管: G=155D1.17(φ 100mm以下)?
② 鑄鐵管:G=386D1.24(φ 100~400mm)?
③ 塑管(1.0 MPa):G=235D1.93(φ 15~200mm聚氯乙烯硬管)
以上近似管重計算公式求得的G值,與對應標準重G0之間的誤差在±5.5%以內,可作為下面推導計算公式用。
1.2 管徑水頭損失
C=1/n·R0.1667=D0.1667V/(1.2n)=q/ω=4q/(πD2)
hf=V2/C2R×L=[(4q/(πD2)×L)]/[(D0.1667/1.26n)2×D/4]
推得:
hf=10.29488×(n2×q2×L/D5.333) (3)
式中--管壁糙率?
R--水力半徑,m?
?V--管段流速,m/s?
D--管內徑,m?
?q--管段流量,m3/s?
?C--謝才系數?
?L--管段長度,m?
?hf--管段水頭損失,m
1.3 經濟管徑的計算原理
為降低造價,需管徑小,即管材總重量小;但管徑小,水頭損失大,而水頭有限,故求解經濟管徑需利用拉格朗日公式:
式中 Gi——管段總重
H——總水頭損失,亦即最大可利用水頭
λ——拉格朗日系數
k——計算管段數
以上即為最佳經濟管徑。
1.4 幾種常用管材的最佳經濟管徑
(1)水(煤)氣鋼管
(2)鑄鐵管(普通承插)
(3)聚氯乙烯硬管
2 計算示例
某工程從供水池(0點)至管網最末點⑤的沿程分布情況如下,要求末端自由水頭10m。
節點高程Zi:Z0=474.40m,Z1=398.70m,Z2=404.50m,Z3=409.00m,Z4=421.12m,Z5=426.10m,管段流量qi:q1=8.845L/s,q2=5.254L/s,q3=2.324L/s,q4=1.30L/s,q5=0.144L/s;管段長度li:l1=1590m,l2=183m,l3=54m,l4=240m,l5=420m;節點分支流量q分別為:3.591、2.93、1.024、1.156L/s。
將各段流量代入上式,即可求出該工程部分管網管段經濟管徑:
D1=0.105m,D2=0.090m,D3=0.069m,D4=0.058m,D5=0.030m。
因管徑>100mm的鋼管造價較高,故將第一、第二段分別選用DN125mm、DN100mm的鑄鐵管(鑄鐵管與鋼管糙率差較小,可不再單獨計算)。第三、四、五段分別選用DN80mm、DN50mm、DN40mm鋼管。
3 結論
前述經濟管徑計算方法非常簡便,在布置管網及確定過管流量后,即可直接確定有關管段的經濟管徑,不必像以往初擬管徑后再進行水力復核。這樣設計的管網末端水壓能滿足事先的要求,但在計算之初需先確定選用何種管材,在管網供水流量較大時要將鑄鐵管與普通鋼管部分分開計算。此方法已在我國26處供水工程設計中應用,效果很好。
作者通訊處:635500 四川省達縣 巴中地區水利電力局
(收稿日期 1998-09-18)
論文搜索
發表時間 至
月熱點論文
論文投稿
很多時候您的文章總是無緣變成鉛字。研究做到關鍵時,試驗有了起色時,是不是想和同行探討一下,工作中有了心得,您是不是很想與人分享,那么不要只是默默工作了,寫下來吧!投稿時,請以附件形式發至 paper@h2o-china.com ,請注明論文投稿。一旦采用,我們會為您增加100枚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