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泊底泥疏浚環境效應: I.內源磷釋放控制作用
論文類型 | 基礎研究 | 發表日期 | 2009-01-01 |
來源 | 湖泊科學 | ||
作者 | 鐘繼承,劉國鋒,范成新 | ||
關鍵詞 | 底泥疏浚; 磷形態; 磷釋放; 太湖 | ||
摘要 | 通過為期一年的疏浚模擬試驗, 在試驗室培養疏浚與對照柱樣研究了底泥疏浚對內源磷釋放的控制效果. 結果發現,疏浚表層30cm 能夠有效的消減沉積物中不同形態磷含量與孔隙水中PO43--P 含量. 在一年的試驗周期內, 疏浚和對照柱沉積物-水界面的PO43--P 通量分別為-143.8 至14.4 與-237.3 至3047.6μg/(m2·d), 疏浚柱沉積物-水界面的磷通量總體上低于未疏浚對照的磷通量, 尤其是在溫度較高的月份, 從2006 年3−10 月疏浚柱沉積物-水界面磷釋放通量顯著低于 |
分享
論文搜索
月熱點論文
論文投稿
很多時候您的文章總是無緣變成鉛字。研究做到關鍵時,試驗有了起色時,是不是想和同行探討一下,工作中有了心得,您是不是很想與人分享,那么不要只是默默工作了,寫下來吧!投稿時,請以附件形式發至 paper@h2o-china.com ,請注明論文投稿。一旦采用,我們會為您增加100枚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