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白沙河水廠絮凝池的改造
論文類型 | 技術與工程 | 發表日期 | 1999-01-01 |
來源 | 《中國給水排水》1999年第1期 | ||
作者 | 劉豐珩,王曉芳 | ||
摘要 | 劉豐珩 王曉芳 青島市自來水公司 青島市自來水公司白沙河水廠日處理水量為36×104m3。其絮凝池原設計為水下橫軸式機械攪拌反應池,由于長期運轉,攪拌機嚴重銹蝕損壞,并且原設計攪拌機的配件不標準,維修時停水時間長,投資大,嚴重影凈水效果和供水生產。 現在原設計基礎上,將反應池改 ... |
劉豐珩 王曉芳 青島市自來水公司白沙河水廠日處理水量為36×104m3。其絮凝池原設計為水下橫軸式機械攪拌反應池,由于長期運轉,攪拌機嚴重銹蝕損壞,并且原設計攪拌機的配件不標準,維修時停水時間長,投資大,嚴重影凈水效果和供水生產。 1、主要技術措施 1、1絮凝工藝改造
在改造中,原來5道穿孔墻不變,孔口尺寸為250 mm × 200 mm,新增穿孔墻的孔口尺寸為100 mm×100 mm,孔眼小有利于水中“微渦旋”的形成,沿水流方向開孔面積逐漸增大,為顆粒絮凝創造了良好的水力條件。每道花墻采用孔口上下非均勻布置增強了水的上下流動,以達到豎向混合的目的。在每道墻底部還設有排泥口,定期沖刷時沉泥可沿底部孔口排出。改造后絮凝池的反應時間為13.2 min,G=43.4s-1,GT=3.44×104,完全符合設計規范要求。
2.結語 ①設計能力達36×104 m3/d,最高可達44×104 m3/d; 作者通訊處:266108 青島市自來水公司白沙河水廠? |
論文搜索
月熱點論文
論文投稿
很多時候您的文章總是無緣變成鉛字。研究做到關鍵時,試驗有了起色時,是不是想和同行探討一下,工作中有了心得,您是不是很想與人分享,那么不要只是默默工作了,寫下來吧!投稿時,請以附件形式發至 paper@h2o-china.com ,請注明論文投稿。一旦采用,我們會為您增加100枚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