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曝氣系統充氧效率的探討
出 自: 《中國給水排水》 1994年第3期第16頁
發表時間: : 1994-3
汪慧貞;沈家杰(北京建筑工程學院)
(北京建筑工程學院)
摘要:介紹了節能的混合曝氣系統——在曝氣池前端使用機械表曝,接之以鼓風微孔曝氣。并根據筆者在英國B.M.污水廠實測的混合曝氣系統的 、充氧動力效率等參數,對之作出肯定的評價。
1 混合曝氣系統(Hybrid AerationSystem,簡稱HAS)的特點
在一般活性污泥法處理廠中,總運行費用的40%以上用于能耗、而曝氣是最大的耗能環節約占總能耗的50%以上,回流污泥泵房所消耗的電能只占曝氣消耗電能的5~10%。
目前,污水廠的充氧動力效率據統 [1] :鼓風曝氣為1.1~2.2KgO 2 /kWh,機械表曝為0.5~1.7kgO 2 /kWh,參差不齊,因此某些污水廠是很有節能的潛力。美國有9000多個活性污泥法處理廠,總能耗為175萬馬力,每年耗資6億美元;英國有150個服務人口多于1萬的活性污泥法處理廠,若使這些廠的曝氣耗能降至最低值,每年可節約950萬英磅。因此,在保證出水水質的前提下,提高曝氣效率以節能是一很有意義的研究課題。
氧的傳遞是一復雜過程,受許多因素的影響,如:曝氣器的種類和布置方式、曝氣器已使用的年限、曝氣池的形狀、輸入空氣的流率、污水水質及水流狀態、泥齡、是否有消化作用和水溫等。據21個污水廠65次試驗結果得知 [2] :從氧傳遞的角度,微孔曝氣器優于中、粗孔曝氣器,曝氣器的格形布置優于使水流呈螺旋狀前進的池一側布置,推流式池優于多點進水式池,污泥齡長優于污泥齡短,有消化作用優于無消化作用。
英國的“水研究中心(Water Research Center),推出了混合曝氣系統HAS以節能。在清水中,微孔曝氣的效率高于機械表曝,圖1顯示了微孔曝氣器在清水中的充氧動力效率約4kgO 2 /kWh,而機械表曝僅為2kgO 2 /kWh。但在污水中,特別是負荷較高時,由于表面活性物質的影響及微孔曝氣器的堵塞,微孔曝氣的效率下降。在混合液中,池進口處α系數約0.3、池尾處則約為0.8,即其充氧效率從1.2左右增至3.2kgO 2 /kWh,而機械表曝α系數始終接近1,故在混合液中其充氧效率仍接近2kgO 2 /kWh。HAS即為曝氣池入口處使用機械表曝,其效率不因水中存在有機物而降低,再接之以微孔曝氣,這樣就同時吸取了它們的長處,避免了短處。此外,還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微孔曝氣器堵塞的可能性。
筆者在英國實測了Blackburn Mealows污水廠中(簡稱B.M.廠)HAS的氧總轉移系數K Lα 、充氧效率等,以對其能耗情況作出評價。
2 試驗方法
B.M.廠在英國約克郡的Sheffield,為65 萬當量人口服務,在部分改建時采用了HAS。污水先進一占曝氣池總容積33%的機械曝氣池,再進占67%的機械曝氣池。圖2為一組曝氣池的簡圖,機械曝氣池(長26.4、寬13.2、高6.2m)中設2個表曝機,其高、低速轉動時耗電各為55和35kWh。微孔曝氣池分為三個廊道(長47.5、寬5.0、高6.2m),采用漸減曝氣,三個廊道中曝氣器的數量各為82、60和48個,以維持其DO各為2.0、1.5和1.0mg/L。池中MLSS為3.5mg/L,泥齡為8d。此外,在曝氣池前再增設一缺氧池(長10.0、寬13.2、高6.2m),以改善污泥沉降性能及反硝化脫氮,它能奪回曝氣過程中供氧的10~20%以降解進水中的BOD 5 。
經初沉池后,污水的BOD 5 、SS和N N各為155、152和22mg/L。
對機械曝氣池采用非穩定態測定法:停止進水并開啟表曝機,曝氣4h以使混合液的BOD 5 降至最低,待DO上升至一定值并保持不變時則停止曝氣,此時定時間t=0,以后每隔2min測一次DO,直至DO下降至一定值而保持不變為止。同時,取混合液樣曝氣24h,測其飽和DO值C s ,據方程
ln(C s -C)=1n(C s -C 0 )-K La ·t
式中C——池中混合液DO值
C o ——t=0時混合液的DO值
t——時間繪制ln(C s -C)~t線,其斜率即為氧的總轉移系數K Lα (1/h)。
對微孔曝氣池采用了“尾氣法”(Off-gas Method),即用一集氣罩收集逸出混合液面的氣體,測其中氧氣所占的百分比。據David Redmon等的介紹 [3] ,在圖3所示的物料平衡條件下,若為穩定狀態則有
式中ρ——氧的比重,20℃且相對濕度50%
時為1.33kg/m 3
υ——試驗池的體積,L
Y in ,Y ou ——在輸入空氣及尾氣中氧所占的比例(體積比或摩爾比)
q in ,q ou ——輸入空氣及尾氣的流量,L/s
——測試條件下的氧總轉移系數,1/h假設在生化過程中所產生CO 2 與所消耗的O 2 的體積相等,則有q in =q ou =Q,此Q值可從空壓機流量表上讀出。
式中θ——溫度修正系數=1.024
T——混合液溫度
氧轉移效率
充氧能力
OC=K Lα (20℃)·υ·C s ′(kgO 2 /h)
C s ′=20℃清水氧的飽和溶解度
動力效率
E=供應的電能(kWh)
3 試驗結果及討論
機械曝氣的 見圖4。微孔曝氣的測試結果見表1。總計算結果見表2。
表2中,機械表曝高速運轉時的動力效率為1.6kgO 2 /kWh,與文獻所述相符,而微孔曝氣的動力效率則高于4kgO 2 /kWh。據分析,這是因為本系統的泥齡較長,水流狀態為推流式,有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各廊道的自動檢測設備保證了DO的穩定,具有先進的計算機中心控制系統,而且由于污水先經機械曝氣系統的處理,使微孔曝氣系統在最佳狀態下工作。
當然,測試誤差是不可避免的,尾氣法測試充氧效率的誤差在10%以內 [4] 。由于條件限制,本試驗所使用的集氣罩為0.85×0.35m 2 ,比文獻介紹的5.0×0.6和2.67×0.6m 2[3] 要小得多,這是產生誤差的重要原因。
圖5表示了HAS的設計預想和測試結果,兩者有一定的差距。微孔曝氣器使用3.5年后其效率降低20% [2] ,而本測試時HAS才投入運轉7個月,經過一段時間運行其微孔曝氣部分的效率還要下降,與設計預想就會更吻合。
通過對B.M.廠HAS使用非穩定態法(機械曝氣區)和尾氣法(微孔曝氣區)的測試,認為:其HAS同時發揮了機械表曝和鼓風微孔曝氣兩者的優點,在充氧動力效率上是節能的。其曝氣池中機械曝氣區與微孔曝氣區的體積比33%:67%,基本合理。
混合曝氣系統是一值得我國大、中型污水處理廠借鑒的節能運行方法。
4 參考文獻
1. Marcus J.Healey"Improvements in The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 in The U.K.and U.S."J. WPCF Vol.61 No.4 (1989)
2. Kathy Powell Groves,Glen T. Daigger"Evaluation of Oxygen Transfer Effciency and Alpha-factor on a Vari ety of Diffused Aeration Systems"Water Environment Research Vol.64 No. 5(1992)
3. David Redmon, William C. Boyle"Oxygen Transfer Effi ciency Measurements in Mixed Liquor Using Off-gas Techniques" J.WPCF Vol. 55 No.11(1983)
4. James A.Mueller,W.C. Boyle"Oxygen Transfer under Process Conditions"J.WPCF Vol.60 No.3(1988)
作者通訊處:10004 北京西外展覽路1號 北京建筑工程學院給排水教研室
論文搜索
月熱點論文
論文投稿
很多時候您的文章總是無緣變成鉛字。研究做到關鍵時,試驗有了起色時,是不是想和同行探討一下,工作中有了心得,您是不是很想與人分享,那么不要只是默默工作了,寫下來吧!投稿時,請以附件形式發至 paper@h2o-china.com ,請注明論文投稿。一旦采用,我們會為您增加100枚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