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污水人工渠自凈過程及原生動物演替
論文類型 | 技術與工程 | 發表日期 | 2008-05-01 |
來源 | 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 第40卷 第6期 | ||
作者 | 趙陽國,任南琪,王愛杰 | ||
關鍵詞 | 生活污水 水體自凈 單鏈構象多態性( SSCP) 原生動物 | ||
摘要 | 為探討小城鎮生活污水人工渠自凈的可行性及原生動物的響應過程,采用傳統的生化分析方法并結合最新的基因指紋技術,對哈爾濱雙城市居民生活污水水體自凈過程中的水質變化以及相應的指示性原生動物的動態演替進行分析. 結果表明,化學需氧量(COD)為140 mg/L的生活污水,經由約9 km的人工渠,通過沉降、化學分解、生物代謝等作用,降至40 mg/L以下,堿度逐漸從1000 mg/L下降至250 mg/L, pH從713上升至810;總磷含量由210 mg/L逐漸降低至113 mg/L. 在整個過程中的原生動物種類 |
分享
論文搜索
發表時間 至
月熱點論文
論文投稿
很多時候您的文章總是無緣變成鉛字。研究做到關鍵時,試驗有了起色時,是不是想和同行探討一下,工作中有了心得,您是不是很想與人分享,那么不要只是默默工作了,寫下來吧!投稿時,請以附件形式發至 paper@h2o-china.com ,請注明論文投稿。一旦采用,我們會為您增加100枚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