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佛山市水情監測數據了解到,北江三水水文站近10天都出現了負水位,前日19時許出現了最低水位,僅-0.2米,而且長達14個小時徘徊在負值。直至昨日清晨6時許,水位才開始漲至航道水位以上。佛山水文另一重要的監測指標西江馬口水文站也出現了相似的情況,近7天都降至負值,測得最低水位為-0.13米。
廣東省水文局佛山水文分局公布的數據顯示,7月三水站月平均水位0.88米,與歷年平均相比偏低74.5%;馬口站月平均水位0.95米,與歷年平均相比偏低2.54米。相關人員在統計數據后,得出“7月三水、馬口站月平均水位已接近于4月初和11月初的多年平均水位”的結論。
而且上月兩個水文站同時刷新了歷史最低水位的紀錄。三水站7月最低水位-0.01米,比歷史7月最低水位0.06米(1900年以來)還低0.07米;馬口站7月最低水位0.05米,比歷史7月最低水位0.13米(1947年以來)還要低0.08米。
早在3月,佛山市三防辦已未雨綢繆,開展汛前安全檢查。如今步入后汛期,按理說是防汛形勢最嚴峻的時期,可是西、北江三水段卻出現了負水位。記者昨日從市水務局了解到,今年由于西、北江上游持續少雨,再加上河床嚴重下切,三水段在后汛期出現了負水位。市三防辦表示該現象對農業生產、供水未造成影響。廣東省水文局佛山水文分局在《2011年7月水雨情分析》中指出,在佛山這個豐水地區,7、8月本應處于豐水期,但是三水水位站7月份水位卻出現了100年來的最低水位,預示著水資源緊缺的現象已經凸顯。
析因:西北江上游降雨量同比偏少五成
佛山市三防辦主任陳冬喜表示:“西、北江水位高低主要取決于上游降雨的多少,其次上游水庫攔截對于三水段的水位也會造成一定影響。”佛山水文分局相關負責人解釋,西北江上游、特別是廣西境內,在7月降水明顯偏少,導致佛山的來水量也同時減少。其次,三水段河床嚴重下切,水位也會隨之下降。陳冬喜說,不法分子近年來看中河砂的暴利,非法偷砂和采砂,進一步導致河床降低。
從西北江流域的降雨及流量控制站的資料分析,降雨量和流量與去年同期相比平均偏少50%;從西江流域的最大電站龍灘電站的蓄水資料來看,今年7月月末的蓄水量與去年同期相比偏少50%以上。
與西、北江上游情況大致相同,據統計,佛山市4~6月累計平均降雨量441.3毫米,比多年平均偏少38.5%,比去年同期少43.4%;7月佛山市面平均降雨量為218.3毫米,比歷年同期偏多9.7%。
未來幾天三水段維持低水位
佛山水文分局的相關專家表示,未來幾天三水段水文站將繼續維持與7月相似的低水位情況。
“目前佛山已進入后汛期,各江河來水以及水庫庫容都主要依靠臺風或者熱帶氣旋帶來的降水。根據監測,雖然這兩天西北江上游都有零星的降雨補充,但是西北江來水仍然保持平穩的狀態。”
石灣水廠位于東平河下游
供水量約占禪城總供水規模40%
佛山市水業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嚴密監控水源水質
市水業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豐水期水位越低,水量就越少,造成江水自凈能力下降,污染物濃度就越高,特別是受到潮汐影響,下游的污染物頂托影響水質,這種情況類似枯水期。東平河下游水廠水源水質或受影響。
據了解,桂城水廠和石灣水廠都位于東平河下游,其中后者日供水量達50萬立方米,約占禪城區總供水規模的40%,目前正在進行取水口向上游遷移的工程。負責人表示,目前市民生活和生產用水都未受到影響。“我們將嚴密實時監控水源水質,并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市民安全用水。”
暫未收到波及農業灌溉報告
記者了解到,市三防辦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收到有關農業灌溉受波及的報告。“農業用水主要依靠本地降水補給,將盡量提高水庫的蓄水能力。”陳冬喜表示。據了解,佛山市共有中型水庫三座,分別是高明區的西坑水庫、深步水水庫以及南海區的東風水庫。除深步水水庫,5月份以來,其余兩座中型水庫的蓄水量均有所增加。
佛山水文分局表示,在豐水地區的豐水期,在主汛期出現近100年來的最低水位,預示著水資源緊缺的現象已經凸顯。時值盛夏酷暑,處于生產生活用水高峰期,卻已出現江河水位下降、來水嚴重偏少的現象,敬請相關部門給予密切關注。
相關專家提醒,現已逐步進入后汛期,以使用過境水為主的三角洲地區,應充分發揮本地水利工程的攔蓄水功能,最大限度的做好備用水源的儲備。
編輯:孫寧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