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上午,由深圳水務集團承建與運營的上洋、龍田、沙田污水處理項目通水運營儀式在上洋污水處理廠隆重舉行。三個項目的建成通水,將使坪山新區的污水處理水質得到極大改善,也將對龍崗河與坪山河的水環境綜合整治、促進流域地區生態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起到積極作用。
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呂銳鋒出席了通水儀式。呂銳鋒說,這三個污水處理廠,歷時興建兩年,位于坪山新區,采取BOT方式承建,是我市突破新建治水項目由政府投資為主傳統模式的又一次嘗試,為我市加快投融資體制改革,推動基礎設施建設積累了新的經驗。三個污水處理廠正式通水運營是我市落實環保模范城復查要求,創建生態市的重要舉措,對于加快修復河流生態系統、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具有積極的意義,對于提升城市基礎設施水平、加快特區一體化進程也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對于我市成功舉辦一屆環保、綠色、低碳的大運會、實現大運會不一樣的精彩同樣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
深圳水務集團董事長于劍介紹說,自2009年4月項目開工以來,市水務局、市人居委及坪山新區相關部門不僅十分關心項目進展,經常到工地現場實地調研,而且還多次召開專題協調會為工程建設排憂解難。在建設過程中,水務集團與施工、監理等單位密切配合,高質量、高效率地推進工程建設,并以工藝領先、管理科學、設施先進為要求,不斷優化設計,改進施工方案,為今天的正式通水運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上洋、龍田、沙田三個污水處理項目位于坪山河東南部,主要服務于坪山新區。項目建成投產后,坪山新區污水處理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由原來的7.5萬噸/日提升至31萬噸/日。其中,上洋一期工程日處理能力為4萬噸,二期工程建成后達到近期規模為20萬噸/日,遠期處理規模為40萬噸/日;龍田污水處理廠處理規模由3萬噸/日增加至8萬噸/日;沙田污水處理廠處理規模由5000噸/日增加至3萬噸/日。這三個污水處理項目建成后,為坪山新區新增污水處理能力23.5萬噸/日,進一步完善原特區外城市基礎設施配套,促進特區一體化。
編輯:孫寧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