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上半年,碧水源不斷攻城略地,快速擴張。年初,碧水源即獲得了北京市排水集團等單位數億元的采購訂單,并入選2010中關村十大行業知名品牌;3月又進軍家用凈水市場;4月碧水源以5100萬元收購北京久安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進而拓展公司污水處理施工領域市場,提高工程服務能力;5月碧水源圈定云南市場并進軍滇池流域治理;6月更是動作頻頻,先與南京城建控股建立合資公司,又聯手益陽城投開拓湖南水務、固廢市場,隨后又中標昆明第九、十污水處理廠,進一步推動MBR技術的應用同時發展了公司新業務模式。碧水源在水務市場的拓展決心與前景可見一斑。為此中國水網有幸在2011(第5界)水業高級技術論壇中采訪了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發中心主任陳亦力先生。陳亦力指出,碧水源的成績并不是僅僅靠著所謂的機遇,而是憑借多年不斷積累的扎實技術及工程經驗才有今天的市場規模,一切皆是水到渠成。
在運營中不斷提高系統集成能力
陳亦力介紹,碧水源最初是工程公司,但通過幾年的工程經驗,他們認識到不是僅憑借膜的優勢就可以得到市場認可,更重要的是系統集成能力。07年碧水源開始著手研發自己的膜品牌,并覆蓋了水務領域的各環節,從技術研發、產品生產、工程設計、安裝調試到運行維護。因此碧水源也擁有了其他膜企業所不具備的獨特優勢。陳亦力主任具體解釋,一個工程在運行過程中出問題,一般會說膜的質量問題。而碧水源作為全產業鏈,必須解決用戶所發生的任何問題。碧水源正是憑借了諸多項目的工程建設、安裝調試、運行維護經驗,切身了解客戶需求,根據實際運行情況,對癥下藥。單純膜而言,也許強度高、通量高是其最大優點,但是是否會用膜,是否讓其在最佳運行條件中發揮其最大價值也是膜企業需要深入研究的方向。碧水源正是在近年的運行維護中,不斷探索,揚長避短,摸索出適合自己產品的最佳運行條件。
以客戶需求為靈感不斷研發新技術
陳亦力主任介紹,最好的膜,斷絲、磨損等都是正常現象。正是因為膜的斷絲現象,激發了碧水源研發了接膜的技術;也正是由于磨損的不可避免也才使得碧水源研究出修補技術;對于膜的污染、清洗到通量衰減再到繼續清洗,碧水源在膜領域首次提出并研制了恢復液,得以延長膜的使用壽命。而更換后的廢膜也是難以降解的垃圾,碧水源創造性地提出可以回收舊膜并以舊換新。對于此舉,記者提出疑惑,陳亦力先生解釋,膜材料本身的壽命遠長于膜的壽命,這就意味著材料可以重復使用,當廢膜重新加工后制成新膜,并完全保證其性能和新膜一樣。目前這項技術已經在實驗室研究成功,未來必將建設廢舊膜的回收廠。
海水淡化和家用凈水:下個戰略高地
水危機的不斷頻發,水資源的短缺,海水淡化備受關注。在中國水網舉辦的2011水業高級技術論壇上,無論是高從堦院士還是各企業紛紛表示海水淡化市場前景無限。陳亦力也表示,目前碧水源在海水淡化方面有所動作。
對于碧水源進駐家用凈水市場,陳亦力認為,此舉不僅拓寬了碧水源的業務領域,更是整體思路的全方位轉變。家用凈水市場不僅在于產品,還有營銷策劃多種手段的考驗及公司整體信譽的更高展示。厚積而薄發,碧水源的制勝不僅僅在于雄厚的資金支持,還源于人才的培養和不斷創新的技術理念。
編輯:程海靜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