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網訊 6月24日上午,在由中國水網、清華大學環境學院、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水工業分會聯合主辦“2011(第5屆)水業高級技術論壇”上,中國水網周蕓就2010年9月開展的為期半年的“應用MBR工藝萬噸級/日以上規模的市政污水處理項目”調研做了一個總結性的發言。
終端用戶反應的問題
在調研中,中國水網通過對設計單位和運營單位的走訪,匯總了一些問題,目前對于設計單位而言主要有以下四點:
第一,沒有統一或綜合的設計手冊:在一些參數的選擇上比較模糊,主要還是膜廠商提供的參數,可參考和可依據性還有待考核。
第二,前端預處理及生化處理部分缺乏優化設計經驗:針對MBR的全流程設計,現在沒有一個總體的指導設計經驗。而整體的設計,包括前端處理,生物處理的參數選擇上,也會對MBR處理污水的費用和運行指標造成一定的壓力和影響。
第三,膜產品的選型缺少可靠的經驗依據。眾所周知,目前生產超濾膜的膜廠商比較多,生產的膜產品類型也比較豐富,但在選擇上,參數差距并不是很大。真正的膜廠商產品之間的差距可能是在運行一年后,或是經過冬季穩定運行后才能看出膜產品的差距。
第四,大規模特別是15萬噸的MBR設計經驗不足,還需進行技術風險的評估。
對于運營單位而言,存在膜通量衰減較快,膜絲易斷,壽命短;運行成本高,電耗高;管理人員的素質要求較高;各膜廠商的設備型號不能匹配,更換時存在壁壘等問題。
MBR前景分析
根據中國水網的調研報告,周蕓提出MBR的發展前景:MBR并不適用于大型市政項目; 呼吁建立第三方認證評價,為采購方提供更準確、可靠地數據;膜廠商紛紛調整定位以拉動市場的占有率和份額; 在污水資源化的大背景下,MBR的應用前景不僅限于市政污水領域,在化工、電力行業等也有應用前景; 亟待膜組器的規范化,工藝整體設計的探索。
最后周蕓總結, MBR僅是膜的一個細分市場, “十二五”期間,隨著各個細分市場領域標準的提高,以及再生水回用需求,膜技術在“十二五”期間的應用將會非常廣。
中國水網的MBR調研報告終稿已經在本次會議中免費頒發,更多信息和內容請關注中國水網的MBR調研報告。
編輯:程海靜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