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27日,清華大學和威立雅環境集團共同舉辦的“水質微污染物國際研討會”在清華大學召開。作為百年校慶系列國際合作項目之一,該研討會由清華大學-威立雅環境聯合研究中心承辦,聚集了來自美國、澳大利亞、法國、德國、瑞典和中國的50余名科研人員、水務公司及水資源管理人員。
開幕式上,清華大學環境學院院長余綱教授和威立雅環境亞洲首席執行官穆喬石(Jorge Mora)先生就中國未來面臨的環境挑戰發表講話,來自美國的Susan Richardson教授發表主題演講。
微污染物包括多種化合物,由人類活動排放入水中的清潔劑、殺蟲劑、增塑劑、激素和藥物等都包含在內。這些化合物比一般的污染物小得多,傳統的污水廠很難做到徹底根除,因而容易被排入河流中,甚至出現在飲用水里。這些化合物也被稱為“內分泌干擾化合物”(EDC),即便水中含量甚微,也會對水生生物和人類健康帶來有害影響,日漸突出的歐洲男性不育問題就與此息息相關。為應對該問題,來自美國、法國、德國、澳大利亞、中國的全球諸多科研機構紛紛加大科研力度,研究新型的微污染物去除工藝。清華大學-威立雅環境服務聯合研究中心也組建了專門的科研小組來研究這項重要的衛生問題。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院長余綱教授致辭
威立雅環境亞洲首席執行官穆喬石(Jorge Mora)先生致辭
Susan Richardson教授發表主題演講
清華大學-威立雅環境服務聯合研究中心:
清華大學-威立雅環境服務聯合研究中心成立于2010年,由國內最負盛名的高等學府清華大學和世界環境服務業翹楚威立雅環境集團共同組建,致力于進行聯合研究項目滿足國內需求、協調環境專家應對亞洲區域的環境工程問題、組織并召開國際會議與專題研討會。研究領域包括水處理、水資源管理和廢物管理,近五年內將圍繞“多介質中微量污染物的分析”、“先進廢水氧化處理技術”、“低耗能高效污水處理技術”三大主題進行開展研究項目。
編輯:成楊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