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涪陵區召開全區水務工作會議,會上提出:“十二五”時期,將把水利作為全區基礎設施建設的優先領域,總計完成投資20億元,全力打好水務事業發展的三項基礎工作:水安全、水資源、水環境,并注重其統籌發展。
水安全方面將解決工程性缺水和集中供水問題,初步建立城鄉供水安全保障體系。到“十二五”末,涪陵將全面消除病險水庫,基本解決全區工程性缺水問題。全面竣工龍潭水利工程、天寶寺水庫渠系配套工程,整治銷號4座小(一)型水庫、63座重點小(二)型水庫,開工建設紅星水庫、楊家灣水庫、雙江水庫、土地溝水庫、紙廠溝水庫及深灣、清水塘借水工程,因地制宜建成一批小型水源工程,新增蓄引提水能力0.62億立方米。新建和改造10個鄉鎮集中供水工程,解決33.53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改造城市供水管網32.5公里,完成李渡新區供水管網建設;新增城市供水能力25萬立方米/日,城市供水保證率達到98%以上,場鎮供水保證率達到92%以上;農村集中供水普及率達到75%以上。
水資源方面利用好小水利、小水電。啟動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實施“五小”水利工程建設。建成8個特色水利園區,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積26萬畝,新建和整治渠系管道130公里,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達到0.5以上,保障重點糧油、蔬菜、柑橘、煙葉、中藥材、苗木基地等優勢農產品、特色農產品基地灌溉用水需求。新增小水電裝機2.8萬千瓦,實施小水電技改擴容、小水電代燃料生態保護工程鞏固電氣化縣建設成果。同時,將深化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非農用水利工程水價按照“成本加合理利潤”的原則調整到位,初步建立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
水環境方面要治理水土流失和重點河道。治理水土流失面積348平方公里,實施生態修復面積1000平方公里,建設水系森林綠化20平方公里;建成水土保持監測預報系統;圓滿完成世行水保工程建設任務。完成梨香溪支流龍潭河、同樂河綜合治理工程及馬武鎮、焦石鎮等重點集鎮河道治理和防洪堤建設;推進易發山洪災害區域山洪溝防治工程建設,完成山洪災害防冶非工程措施建設。
另外,還將加大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移民后期扶持力度,使25%的水庫農村移民達到小康水平,移民年均純收入達到6000元左右。
編輯:孫寧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