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中國水網和清華大學共同主辦的“2011城市水業戰略論壇”上,中國水務企業第一軍團的四位當家人中國水務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文珂、北控水務集團董事局主席張虹海、首創集團總經理劉曉光、中環保水務投資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張超共同探討新形勢下企業的發展方向。在交流中,四位領軍人物發表了他們對海水淡化市場的看法。
提及海水淡化,“成本”是不可忽視的問題,多家對其感興趣的企業因成本問題一直持猶疑觀望態度,首創集團總經理劉曉光表示,該市場空間廣闊,但價格是個大問題,如果成本能夠控制得好,那市場前景就很看好,集團目前仍處于戰略研究階段,具體規劃還有待進一步的調研。
中環保水務投資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張超表示,價格問題也是中環水務關心和困擾的問題,公司下屬企業曾參與阿爾及利亞最大的海水淡化廠的施工,目前對于海水淡化市場,公司正處于積極準備階段,做了多方位的考察和調研,也尋找著國內外的合作伙伴,正在等待時機切入到該領域。
北控水務集團董事局主席張虹海認為社會對海水淡化的認可程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該市場的發展。日前他曾赴以色列考察工作,當地70%的飲用水源于海水淡化,且水質標準超過歐盟的對飲用水設定的相關指標,這種高質量的淡化海水以色列人已喝了許多年。
中國水務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文珂明確指出,中國水務投資將加大力度開拓海水淡化市場。他認為,與海水淡化相匹配的技術研究、技術手段進步速度非常快,國外亦有成功經驗可以借鑒。相信在不太遙遠的將來,就可以運用更加快捷有效的技術來解決難題,隨著各項技術的成熟,成本也擁有一定程度的下降空間。從資源角度思考,海水淡化是一項增加資源的工作,不論是對產業還是對社會都具有重要意義。
同時,他對技術經濟的分析方法提出了質疑,一方面,當技術進步到一定程度時,經濟評價的方法若不能隨之作出相應的調整,那誤差的出現就在所難免;另一方面,不同主體對同樣的事情采取不同的分析辦法,其結果自然不同,尤其是涉及到固定資產折舊、綜合成本累計等問題時往往會出現較大變數。在現有技術水平下,一立方淡化海水究竟成本是多少是一個值得業內人士認真推敲研究的問題。
王文珂表示,價格因素之外,海水淡化領域的發展還應關注其他兩個問題:
首先,海水淡化是一項講求因地制宜的工作,必須在最需要、最有條件的地方做淡化,不能一味追風盲目推動,在不同領域、不同條件下開展工作時要格外注意與當地的實際情況相結合,踏踏實實實事求是地做好每一步工作。浙江省舟山市的海水淡化工程依托優越的地理環境和杭州水處理中心的技術支持,在海水淡化領域的探索值得借鑒。
再者,與風電類似,淡化海水的入網問題同樣值得關注。成功淡化的海水怎樣進入市政供水領域,入網量多少,價格多少等一系列問題都對該領域的發展產生影響。如果海水淡化無法作為一個獨立的項目運作,而只是作為后備力量游離在另一個供水系統之外,那必然會在降低成本價格及推動行業發展方面造成阻礙。
海水淡化,承載著人類的藍色夢想,更背負著無水可用的重擔和尋求水源的探索,如何推廣怎樣利用值得每個人深思。
四位領軍人物的更多精彩發言請參看《戰略論壇:中國水企四巨頭暢談水業未來》
編輯:成楊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