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初冬,又是一年畢業時,一輪接一輪的冷空氣擊不退畢業生們求職的熱情。為了生存為了理想,他們必須在寒風中迎接殘酷的競爭。與此同時,眾多環境名企的HR卻因為招不到合適的人才一籌莫展。
為了縮短畢業生和用人單位之間的距離,中國水網人才頻道于2007年發起了綠色人才招聘季,號召環境名企進名校,并代名企到大學校園中網羅人才,旨在為畢業生提供更多更高質量的職位信息,同時為用人單位源源不斷的推薦環境人才。短短3年間,已成功與清華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等多所高校合作,為企業提供環境相關人才簡歷數千份,深受企業、高校及畢業生們的歡迎。
2010年12月11日,中國水網人才頻道帶著會員企業的30多個職位信息,再次走進大學校園。在本年末近兩個月的時間里,“中國水網綠色人才招聘季”共參加了北京林業大學、中國地質大學等幾所高校的畢業生雙選會,共收取了環境相關專業畢業生簡歷近500份,并轉達給10多家委托招聘的環境名企。同時也發現,環境相關專業的畢業生就業前景依然不容樂觀,學校專業設置不合理、畢業生求職遭遇不順盲目考研、本科生實踐能力差等眾多問題在就業形勢愈發嚴峻的大背景下再次突顯出來。
性別歧視嚴重
以某理工科大學為例,2010屆環境科學專業的本科畢業生人數為57人,男女比例大概為1:1。雙選會現場,一位女生說:“女生學環境專業找工作太難了,環境專業跟技術有關的職位有著嚴重的性別歧視,很多崗位要求明確標出限男性。班里面的男生積極一點,找個工作還是不難的,女生就困難很多。”
據了解,環保行業雖然不像地質、石油、鋼鐵等行業對性別有明確要求,但是很多用人單位考慮到現場施工、經常出差及女性生育等問題,在招聘時優先考慮男生,而女生在就業時的選擇空間就更加有局限性。
“經歷過幾次招聘會的打擊之后,我們專業的女生已經有了一些想法,像一些技術崗位就不去跟男生硬爭,自己肯定是沒有優勢的。所以我們現在更多的考慮行政、采購或者設計類的崗位,這些職位對性別沒有特別要求。很多環保企業的領導傾向于有環保功底的員工,文職也不例外,我們比行政、文秘專業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了”, 該畢業生說。
我們對回收的簡歷做了簡單統計:女生的簡歷占到了全部簡歷的70%以上。
院校就業真情投入
盡管就業形勢依舊嚴峻,在這次的綠色人才招聘季過程中,我們也真切的感受到了校方為畢業生就業所作出的努力。幾乎每所高校都建立了自己的就業信息網,即時發布招聘信息;網站上的醒目位置標示著高校就業處負責人的聯系方式,方便用人單位隨時與學校取得聯系;大型雙選會組織有力,積極聯系用人單位到學校參加雙選會,給畢業生爭取更多的機會。
11月22日,北京林業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孫德智、校招生就業處副處長程武、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黨委副書記盧振雷、校創業教育與指導辦公室主任徐博函一行來訪中國水網,探討與人才頻道更深層次的合作,為學生們帶來更多的就業良機。交流之后,雙方達成一致,在開展雙選會、專場宣講會合作的基礎上,邀請更多的高校形成環境人才就業聯盟,中國水網作為產業專業服務平臺,利用現有的資源優勢,邀請更多的環境名企進入高校選撥人才,形成環境人才供方和需求方的無縫銜接。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總經理謝慶軍說:“孫院長身為一院之長、業內的知名專家,親自出馬為環境學院畢業生就業問題尋求更好的機會,實在值得尊敬。畢業生們如果知道,也該感激老院長的良苦用心。”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的雙選會上,每幾個展位安排了一名著裝正式的學生志愿者,協助用人單位布置會場,將熱水遞到每一家用人單位的水中。雙選會結束后,志愿者甚至將一家家用人單位送上出租車。布置會場間隙的閑聊中才得知,他們大都是大三大四的學生,有些工作還沒確定,卻自愿犧牲自己的機會,報名為用人單位服務,是為了給同學們甚至師弟師妹提供更多更好的就業機會。
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的展位前被圍的水泄不通
中國水網人才頻道:
聯系人:周女士 電話:010-52719776
郵箱:channel@h2o-china.com 傳真:010-52719751
編輯:張倩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