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T杯”全國中學生水科技發明比賽獲獎作品國際賽事中再創佳績
(斯德哥爾摩 9月8日)“斯德哥爾摩青少年水獎”昨日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落下帷幕,由全球領先水企ITT公司推薦、來自廣東佛山二中的李穎欣、楊兆楠、陳婉玲獲得僅次于大獎的唯一特別獎,而年度大獎由來自加拿大的兩名中學生摘得。
“斯德哥爾摩青少年水獎”大獎被譽為“世界青少年水科技諾貝爾獎”,我國中學生曾在2006年和2007年分別獲得該獎項的年度大獎和唯一特別獎。此次獲獎課題為《“釋能保氮土壤重塑”抗污染新技術的研究與應用項目》,三位學生共同發明的土壤修復技術能夠通過循環利用蔗渣等農業纖維廢棄物,有效解決農田板結、肥水流失、農田水系面源污染等問題而來自加拿大的中學生亞歷山大•艾拉德和華裔丹尼•梁的獲獎項目為“生物降解聚苯乙烯的新方法”,能幫助減少廢棄塑料帶來的水污染。
ITT公司中印區總裁柯博德(Mike Kuchenbrod)表示:“我們非常榮幸能夠推薦優秀的中國學生參與這項國際最高獎項的角逐,也很欣慰能看到他們再次獲得非常好的成績。這不僅體現出中國青少年對自然環境的關注度日益增強,也展現出了他們在水環境科技創新方面的層次與水平。未來,我們希望能與中國環境保護部持續深度合作,再次推出已經連續舉辦八屆的“ITT杯”全國中學生水科技發明比賽,讓更多學生提高愛水護水意識,并親自參與到水環境的改造和科技創新中來。”
“能夠代表中國參加此次‘斯德哥爾摩青少年水獎’的評選并獲獎,我們感到非常榮幸。在國內,我們通過‘ITT杯’全國中學生水科技發明比賽的層層選拔和來自評委和各位參賽者的啟發,對研究課題有更深入的認識和感受,也越發意識到水資源保護的重要性。我們希望未來有更多中學生能夠關注水環境,對水環境的保護做出積極的貢獻。” 獲獎選手、中國學生李穎欣也在獲獎后表示。
“斯德哥爾摩青少年水獎”活動由斯德哥爾摩水基金會設立,自1997年開始在每年的斯德哥爾摩“世界水周”期間頒發,旨在提高青少年對水資源和環境保護方面的興趣,被譽為“世界青少年水科技諾貝爾獎”。每年,不同國家和地區將通過相關比賽選拔出最優秀的獲獎學生來參與此項國際賽事。今年,來自全球31個國家和地區的8000名15到20歲的青少年報名參加了比賽,57位選手入圍最終的決賽。
在中國, “ITT杯”全國中學生水科技發明比賽連續八年贊助國內賽事一等獎學生參與到“斯德哥爾摩青少年水獎”的評選當中。從2003年第一屆比賽開始,“ITT杯”全國中學生水科技發明比賽已經吸引了來自全國近三十個省、市、自治區和直轄市的幾十萬中學生參賽,并有4000多名學生進入全國決賽,600多名學生進入最后全國總決賽。
2006年,我國中學生在“生態修復技術在漕溪河治理中的應用與研究”項目中,將生態修復技術用于漕溪河流域進行實驗,實現了增強河水自潔能力的預期,而目前這一技術治理方案已被有關部門采用,有效治理了整條河流黑臭水狀況。而這一項目也于當年在瑞典舉行的總決賽中一舉奪冠。被授予了“斯德哥爾摩青少年水獎”最高獎。中國學生在2007年也曾獲得僅次于國際大獎的特別獎。
編輯:全新麗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