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全球性氣候變化影響,我國極端天氣事件明顯增多。入夏以來,我國南方、西北、東北等地區均出現了強降雨過程,尤其是7月中旬至今,不少地區出現比較嚴重的洪澇災害。近日,住建部發布緊急通知,要求加強對污水處理設施的檢查。通知中說,要及時清掏污水處理廠進水格柵,避免由于暴雨沖刷夾帶的垃圾雜物堵塞管道、閥門和水泵等;加強污水處理廠進水量及各處理構筑物的液位與水質監控;加大高溫天氣下重點設施安全生產監控,確保污泥消化池避雷措施有效,嚴防發生爆炸事故。
在暴雨襲擊之下,城市污水處理設施可能遇到哪些險情?如何未雨綢繆?如何保證其安全運營?針對于此,我們采訪了我國排水領域有實踐經驗的專家——北京排水集團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周軍博士和北京排水集團管網分公司的王歡歡工程師。周軍認為,污水處理廠應當嚴格按照住建部的要求去做,通知中清掏格柵等要求都是污水處理廠在暴雨天氣下日常必需做足的“功課”。
暴雨影響污水處理設施,主要是雨污水溢流會影響到污水處理廠的出水水質,因為污水處理廠的處理規模是有上限的,過多進入的雨水、污水很有可能就不能得到及時處理、達標排放了。日本在這方面的做法是,暴雨時,進入過多污水,要很快排出去,就簡單對污水進行消毒,把溢流的水排出去。我國污水處理廠目前也基本上是對過量進入的污水進行簡單處理。
另外,暴雨之下,污水設施中關聯較大的是污水管網。王歡歡表示,一般來說,強降雨對污水管網的影響體現在管道中的來水量增大,合流管的水量變化會更明顯。增大的來水量會對下游的污水處理廠造成影響,如果污水廠抽升不及時或者超過處理能力的來水溢流不及時,造成上游管網頂托,在個別地勢低點可能會出現污水外溢。
關于排水系統的規劃、建設問題,已經是我國各個層面正在深入探討的問題。國外在這方面要從容許多,看過好萊塢電影《偷天換日》的人可能還記得男女主角開著Mini cooper汽車在下水道里穿行的情形,周軍介紹,發達國家管網水平很高,管網主干管甚至還能走卡車。而我們國家的排水管網還不能達到這樣的水平,短期內也不可能在城市里開挖很深,或者安裝寬闊的雨水管。目前有條件的城市,比如上海,效法德國,采取的措施是建設較大的、單獨的雨水調節池,雨水盡量能存一些,減輕管網和污水處理廠的壓力。北京市目前則還沒有這樣的設施,預計在“十二五”期間有可能采取類似措施。
除此之外,專家認為,除非雨量太大出現地質災害,污水處理設施構筑物一般不會出現太大險情。像前一階段,湖北秭歸縣郭家壩、歸州等鄉鎮遭受50年遇特大暴雨,并引發泥石流,導致集鎮的垃圾、污水處理廠的相關設施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這樣的暴雨已經是非人力所能預料和抗擊的了。
編輯:全新麗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