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副院長王洪臣近日在環保部脫氮除磷會議上表示,從水量角度考慮,全國2000多座污水處理廠中沒有脫氮除磷設施的污水處理廠不會超過20%。因此,“十二五”的一個重點任務是使建成的脫氮除磷設施有效發揮功能。
王洪臣指出脫氮除磷的工藝水平可粗略分為四個層級,處理深度依次增加:(1)A2/O工藝;(2)A2/O工藝的各種變型工藝;(3)曝氣池加填料工藝類(MBBR和IFAS為代表);(4)串聯曝氣生物濾池和反硝化濾池。
A2/O工藝的各種變型分為兩大類,第一類包括四階段 Bardenpho工藝、五階段Bardenpho工藝、UCT,MUCT等。第二類包括多點進水多級串聯A/O工藝,VIP、JHB、Blue Plains Process、OWASA 等工藝。
我國現有脫氮除磷設施基本都是A2/O工藝,氧化溝和SBR類也是A2/O模式。現在一些地區的在提標改造過程中越過了(2)階段的A2/O變型工藝,開始規模化采用第(3)和第(4)類。
對于典型污水水質,A2/O工藝可在保證TP≤1.0的前提下,使總氮濃度達到TN ≤15 mg/L;A2/O工藝的各種變型可在保證TP≤1.0的前提下,使得TN ≤8 mg/L;而反硝化濾池工藝的目標深度脫氮除磷,使TN 濃度降到3 mg/L以下。
王洪臣強調,A2/O工藝的各種變型工藝是國際上20年的研究與實踐的積累,而這些成果在中國基本沒有被采用,是個很大的遺憾!
編輯:劉永麗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