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規劃目標,到2010年底,隨著58項重點治污項目的相繼建成投產,我市(深圳市,下同)水環境將有根本性好轉。”市水務局有關負責人稱,自2005年以來,市政府以建設國家生態示范市為目標,以前所未有的投資力度和工作強度,強力推進全市污水治理工作,現已取得階段性成效。預計到2010年底,全市水環境綜合治理將取得突破性的進展:一是各項治污重點工程全面建成,治污基礎設施基本到位,具備較強的污染防治能力;二是特區內水環境實現根本性好轉,深圳河及其支流基本達到景觀水體要求,滿足市民親水需求;三是特區外河流的水質進入全面改善期,主干河道基本實現不黑不臭。
據了解,自2005年以來,深圳市先后編制出臺了污水系統布局、排水管網、污水再生利用、污泥處理處置、水污染治理“十一五”工程等專項規劃,加大水污染綜合治理力度,并在“十一五”前兩年工作的基礎上,市政府于2008年初制定了2008-2010年三年治污實施方案,共安排了58項重點治污項目,投資約138億元,同時,建立了保障機制,逐項落實了建設資金和實施主體,排定了建設時限。據初步統計,2005-2009年5月,深圳用于污水治理設施建設投資53.5億元,創歷史同期新高。
經過幾年的努力,我市污水處理率已由2005年的60%提高到2008年的75%。其中,特區內2008年污水處理率達到88%,處全國領先水平。隨著治污工程的陸續建成以及排水管理逐步加強,我市水環境質量已呈明顯好轉態勢。環保部門的檢測數據表明,2005年到2008年,我市各主要河流綜合污染指數明顯下降,特區內的福田河、新洲河、大沙河等基本實現了不黑不臭;特區外的龍崗河、觀瀾河、茅洲河等河流水質逐年明顯好轉。建成了深圳水庫排洪河、鹽田河、雙界河、大沙河大學城段、福田河筆架山公園段、觀瀾河清湖段等生態景觀河道。
按照規劃目標,到2010年底,全市污水管網覆蓋率達到70,中心城區城市污水處理率100%,發展中區域80%以上,污水再生利用率達到20%以上。深圳河灣水系各條支流全面達到景觀水體要求,五大河流基本實現治污保潔目標,部分河段達到景觀水體標準,實現全市水環境根本性好轉。
編輯:姚森婧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