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南漳“泥水門”到赤峰自來水污染,沸沸揚揚的供水安全問題已成為近來媒體公眾關注的焦點。社會聚焦于環境問題是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的一種代表現象,原本無可厚非,而道德缺乏的罪惡矛頭卻都硬生生地指向了民營企業。
對此,北京桑德環保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文一波流露出幾分無奈:“‘翅膀’還沒有真正硬起來的環境行業,卻已經開始被別人拿著顯微鏡來看了。”
“正因為環境行業當前處境‘危險’,我們才更應該把專業化服務突出出來。”清華大學水業政策研究主任傅濤在“第24次水業高級戰略沙龍”上表示,“其實,無論是赤峰還是南漳,的確都是民營化公司在運作。但供水安全事故的發生并非民營化惹得禍,而正是沒有專業化運營的結果。”
環境服務呼吁“專業化”
環境服務正在日趨呼吁“專業化”。目前,國家環境保護部(以下簡稱為“環保部”)正在為《環境污染治理設施運營資質管理辦法》廣泛征求意見。據某知情人士透露,“促進環境服務專業化”已作為意見之一被提出。
長期以來,環保行業一直被“資質”的鐐銬束縛。“一個環保企業優秀與否,不應只認資質,更應認業績、認水平。”傅濤說,對環保企業的審核應從市場上,而并不完全從行政上展開。
DBO和委托運營推動環境服務專業化
2009年以來,中國水業市場呈現“勃勃生機”。無論是DBO市場運作模式在中國內地首次嘗試,還是委托運營項目接二連三頻現,均預示著環境服務專業化路線的日趨明朗。
而剛剛公開招標的海南省16座污水處理廠委托運營捆綁項目則更將“專業化”道路推上了一個巔峰。“海南很小,但意義很大。如果可以實現政府投資后不自己經營,而委托給市場來經營,這將是通過行政體制改革創新節能減排機制的有效嘗試。” 傅濤衷心希望海南省委托運營模式能夠做成功,為其他地方委托運營項目的開展樹立標桿。
傅濤還同時強調,應重視對委托運營模式的正確倡導,否則,各地都會成立融資集團,獨霸一方,那么市場化就不存在了。“環境行業要讓專業公司來做,而不是‘畫地為牢’。全是當地主導性公司的局面將是很可怕的。” 據傅濤透露,無錫已在試點推行專業化服務,致力于將分散的污水處理廠整合起來,打通運營環節。
在“第24次水業高級戰略沙龍”上,伊普國際有限公司CEO李力則著重強調了工業廢水項目所具備的專業化運營條件和較大市場空間。“工業廢水項目普遍存在運營專業化程度較低的業態,且常見由于各類原因造成的出水達標不穩定的狀況,工業項目專業化運營對提高行業環境治理水平有重要意義。同時,工業污水項目也具備一定的專業化條件:很多企業有主業和輔業的分離要求;區域性企業集團污水項目也有一定的打包條件;有些工業污水項目的規模也較大。另外,我們國家也應該與時俱進,在建設期“三同時”政策實施這么多年之后,也應該針對運營期出臺新的政策,可以在11個重污染行業和16個重點行業率先施行。”李力說。
鼓勵政府投資,但適當時候要剎車
2008年底,為抵御全球金融危機,國家出臺“4萬億”擴大內需政策。政府手中握著“大把”資金,曾使許多企業感到不寒而栗,擔心“擠出效應”發威。究竟該如何疏導政府的大量資金?成為了許多行業思考的問題。
“政府投資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是好事,是政府責任感的體現,但我們拒絕政府向服務業延伸。”傅濤說,“服務應該交給市場,并要明確專業化方向。”
“資金拿國家的,運營是民間的,如果能拿捏好這個程度,自然是最好的結果。”通用技術咨詢顧問有限責任公司董事薛濤說,而近來,國家對水務行業投資力度加大,“國進民退”趨勢日趨明顯,如果把控不好政府與市場之間的天平,項目的投資與運營極有可能全部被國家壟斷。
所以,在環保行業里,政府角色的掌控至關重要。政府應是積極踴躍的“投資者”,同時也應是在運營圈外駐足的“監督者”。(中國水網)
編輯: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