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安力斯-飛利浦戰略合作伙伴簽約儀式新聞發布會暨技術交流會”舉行。在世界環境日這天舉行合作簽約儀式,是北京安力斯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與飛利浦特意為之,事實上,雙方在當天的簽約儀式舉行前,已經在技術方面“悄悄”攜手,如“800W”大功率紫外線燈管的研發。
“我們希望通過對技術的投入,在保證企業發展的同時,能夠為行業做出貢獻。在紫外消毒技術方面,我希望多做些工作。”安力斯總經理蔡曉涌在接受中國水網專訪時表示,單個企業資源有限,所以采用合作的策略,選擇在行業內比較有知名度,具備技術力量的公司合作。
飛利浦為什么選擇安力斯作為合作伙伴?蔡曉涌說,首先飛利浦對安力斯在市政紫外消毒領域的市場占有率和企業理念比較認同,這是雙方合作的基礎。
作為一個大的跨國公司,飛利浦跟環境相關的業務主要是紫外燈和整流器部門,它通過戰略調整,希望能夠更貼近用戶需求,在環境行業內,不光是賣產品,還期待能夠做更多的事情。基于此,飛利浦在上海成立了研究院,招聘了環境相關的人才,然后,又同安力斯“強強合作”,借助安力斯在這個行業內已有的效益,做更多的事情,發揮更大的影響。飛利浦的“強”在于產品,比如紫外燈產品,安力斯的“強”在于具體的應用,比如“消毒氧化、光催化、模型測試”等,飛利浦想通過這樣的合作進行互動。
蔡曉涌介紹說,紫外消毒領域,國內、國外設備從硬件上來講,包括技術本身,已經沒什么大的差距,差距在“軟”的方面。比如國內還沒有建立第三方論證體系,國內也沒有公司做出一個流體力學CFD的模型,模擬設備的運營情況,以找到一個合適的解決方案。所以,就紫外領域來說,國內、國外的差距更多是技術整合方面的差距,比如說紫外燈的間距,結構控制,匹配性等,更多是這些層面上的差別,還有對紫外消毒技術的真正的理解。他說,很多國內做紫外設備的廠家還沒有精力做更多的事情,只能做些模仿,先贏得一些訂單。
與這些企業相比,安力斯具有優勢。蔡曉涌對中國水網記者說,前幾年有國外的技術基礎,發展到現在,也奠定了經濟基礎和人才儲備。從企業的經營理念來講,企業要發展,必須從技術層面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光靠簡單模仿不行,一定要積累。最近,安力斯建立了一個新的工廠,在這個廠里有完整的生物計量測試的一套裝置,同時,從國外招聘到人才,已經做出了CFD的模型,并開始使用。近期安力斯簽訂的竹園項目,就是先用CFD模型來測試效果,在這個基礎上,優化設備進行生產。這個項目本身是一個大的訂單,安力斯正好借助這個機會,加強對產品的可控性和產品的優化,還專門成立了研發隊伍。
具體到和飛利浦的合作對于行業的意義,蔡曉涌說,安力斯和飛利浦的合作,能夠提升我國在紫外線領域技術的提高。飛利浦對于生產紫外燈、整流器是很專業的,有很大的研究隊伍,而安力斯對應用的投入非常大,也非常專注。這樣,從整個產業鏈角度來看,這種技術上的合作把上下游都打通了,能夠促進行業的發展,同時,也讓合作雙方的企業具備更大的競爭力。
市政污水領域,每年有很多的新建項目,國家也在大力推進,這個領域里采用紫外消毒的新建項目已經占據大約70%的份額;在飲用水領域,隨著國家標準的提升,對于余氯消毒副產物的認識日益深入,紫外消毒也有一個很大的市場。所以,對于雙方合作的前景,對于整個紫外的市場,蔡曉涌表示樂觀。
在當天的簽約儀式上,飛利浦公司高層、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副王嵐秘書長、北京排水集團甘一萍主任、威立雅水務工程陳曉華技術總監等出席并致辭。
編輯:全新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