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環境保護部科技標準司副司長劉志全在“2009中國環保國際峰會”上談到了環保產業面臨的一些機遇。以下內容為中國水網記者根據資料進行的后期整理,供行業人士參考和交流。
劉志全副司長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介紹環保產業發展面臨的機遇。
一是新興工業化進程現在在加快,特別是在新興工業化進行中,加快污染治理技術。一開始在布置新的工業的時候,就要從環境保護角度來解決一些問題。
第二是城市化,這里面有城市化布局問題,有城市化能源,包括物質流和能量流的循環問題,包括我們的小城鎮環境服務業和資源回收利用。包括農業廢棄物的綜合利用等等方面,就是快速的城市化發展。
前幾年,可能會想我國農村怎么上污水處理呢?城市還沒有上呢。在西部,要求在縣城一級都要求上污水處理廠,但是在東部發達地區,已經到了鎮,到了村污水處理廠的建設,這個速度很快,特別是在太湖流域,也是居住在敏感區域,也是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大家可以看看一些農村,已經開始上一些污水處理設施了。而且有一些針對中國國情的一些設施,包括在云南洱海這個地區,前不久去云南,大概一個一兩千人的農村,該農村的污水處理非常好。處理完以后,能達標排放,而且處置裝置也簡易,也非常實用。像這種實用技術在農村非常有市場,中國這么大農村,而且要建社會主義新農村,怎么建設?起碼進去以后,環境要改善。而且現在國家每年拿出,現在每年持續在增加,以獎代補,促進新農村環境建設,去年安排了70多個村莊試點,去年5個億,今年10個億,還不包括地方,持續在增大。環保產業服務新農村建設。
第三,就是生態修復和建設。過去城市里面的工業場地,搬遷到郊區,但是過去歷史上遺留下來的問題,污染修復問題,已經提到議事日程,目前標準正在加緊制定,那么各地也開始開展這方面的試點示范,比如北京,北京就在修復,重慶、上海、沈陽也都在開始。土壤修復工程,在美國在環保產業中占很大的分量。通俗一點就是把土壤的污染問題修復好,讓土地再升值,發揮新的功能。這方面下一步也要大力發展。包括過去的礦山,開完礦就走了,把金子淘走就完了,剩下的就沒人去弄了,恢復的問題沒有人做。下一步怎么復墾的問題,怎么恢復的問題。包括政策層面上正在推進一些東西,包括生態環境的監控,現在都要求對企業進行在線監控,包括大江大河,飲用水源地都要進行監控。而且要預警,不只是監控,要預警,能夠達到預警功能,這個怎么實現,這里面都預示著環保產業的發展。
另外,現在鼓勵綠色消費,綠色產品、綠色消費。這塊國家也有政策,比如說政府引導的政府采購,現在已經把環保友好型產品納入政府的采購名單,而且這個單子還在不斷擴大,另外鼓勵全社會利用環境友好型產品。現在有一些地已經用政策來補貼了,比如說節能燈,是LED的節能燈,政府補貼,你買這個燈,市場上假定是50塊錢,你可能買的時候,用30多塊就能買下來,那塊就用政府補貼了,推動這些,有利于環境友好型產品進入到尋常百姓家里面,這樣在全社會逐步逐步就推開這個東西,這個非常明顯,特別是應對金融危機。現在我們這些政策,用的比前幾年的力度大多了。另外就是國家履約,氣候變化也在我們司里面有一個氣候處,這塊在做很多基礎性工作,而且參與國際上的一些談判,預示著下一步發展前景非常大。前天參加上海的一個高新技術開發區,這個區提出的目標,下一步建設低碳型的高新區,這里面包括它的工業發展,包括它的交通,包括老百姓、學校,各方面,建設一個低碳型的區域,現在國際上已經有了低碳型的城市。當然這塊大家可以摸索,因為這塊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包括減少碳排放的一些技術,這個有很大的空間。(中國水網)
編輯:呂春香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