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歲末,每個人都流露著對往昔的不舍,同時又飽含著對新春的期盼。對學術大師的深深祝福則在這辭舊迎新之際更加耀眼。今天(12月31日),清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眾學者濟濟一堂,共同慶祝環境工程及市政工程領域重要奠基人許保玖教授九十華誕。
久歷寒暑葉更繁,飽經風霜根彌健——這正是許保玖教授的真實寫照。作為我國環境工程及市政工程領域的著名學者和我國環境工程、市政工程教育事業的開創者之一,許保玖教授在半個多世紀的執教生涯中,培養了一大批骨干人才,為我國環境工程及市政工程教育和實踐作出突出貢獻。在生日慶祝會現場,清華大學環境系主任余剛教授特向許保玖教授頒發環境系突出貢獻獎。
大學之大,不在于大樓,而在于大師。而大師之大,則在于學術和人格的完美融匯。在學術上,《給水工程進水建筑物》、《管道和水泵簡易計算法》、《給水處理》、《當代給水與廢水處理原理》、《給水處理 ? 理論與設計》等著作均出自許保玖教授之手,融入了其對給水排水領域的真知灼見,字里行間散發著學術和智慧的光芒。而許保玖教授50年代毅然放棄美國優越的環境和待遇,回到祖國為環境工程和市政工程領域的發展奉獻畢生精力的高漲愛國熱情也在環境領域內被傳為一段佳話。
在生日慶祝會上,清華大學環境系教授劉文君發自肺腑地表示,許保玖教授對國家和社會的高度責任感、對教學工作和人才培養工作無私奉獻的精神以及對學術嚴格的科學精神都令其感到深深地震撼,并值得所有學者認真學習。劉文君說,不久前,已為耄耋之年的許保玖教授仍在為金融危機下的水行業獻計獻策?!爸袊r村人口數量巨大,我們必須要研究自己的水資源環境?!痹S保玖教授表示,中國要高度重視村鎮供水建設和學術研究問題,并提出清華大學應負起更大的責任,為社會服務。
而一句“搞水,要有借有還,再借不難”的簡潔話語,使在給排水領域有著30年工作經驗的住房與城鄉建設部城建司巡視員張悅受益匪淺。這句具有深刻哲理的話語對我國水事業乃至循環經濟領域都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在生日慶祝會上,張悅向許保玖教授“報告”:“在水的循環和再生利用上,已形成統一的認識,并得到國家水科研專項和國債基金、納入擴大內需資金的大力支持。在北京已明確所有污水處理的出水必須達到四類水水質標準。目前,北京計劃投資50億,用水的循環和水的回用再創北京的碧水藍天。”
原清華大學黨委書記、環境系建系的積極推動者方惠堅教授、清華大學副校長陳旭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建筑設計大師清華大學建筑學院關肇鄴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顧夏聲教授等眾多學者親蒞許保玖教授九十華誕慶賀會現場。
眾環境系師生、校友均為許保玖教授獻上厚禮,鮮花、壽桃輝映中的許保玖教授精神倍加矍鑠,笑納各方祝福。中國水網總經理張麗珍獻上中國水網為許保玖教授專門制作的生日慶祝冊子,祝福以許保玖教授健康長壽。
清華大學副校長陳旭代表清華大學校領導向許保玖教授對教育事業所作出的貢獻表示感謝,并和許保玖教授的弟子龍騰銳教授、張曉健教授等天下桃李一同祝福許保玖教授福如東海、壽比南山。(中國水網)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http://www.sf850.com/report/2008/xubaojiu/index.asp
編輯:張倩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