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夏初太湖藍藻的大規模爆發到不久前三峽庫區支流出現水華,水體富營養化的問題一直都是環保人士關注的焦點。而治理水體富營養化問題的難點之一當屬碳源的匱乏。長期以來,投加外碳源作為“慣用戰術”在脫氮除磷問題上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而近年來,業內人士的注意力則集中在了內碳源的開發上,超聲波技術在科技巨輪的輾轉中應運而生并逐步強大起來。6月26日“超聲波強化生物脫氮除磷技術”經過了專家鑒定,該技術很好地解決了污泥處理和水體脫氮除磷的雙重難題。而在水處理領域推動超聲波技術前行的正是年輕的北京紫石千年環保設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為“紫石千年”)。近日,中國水網記者對該公司董事長楊順生先生進行了專訪。
注重工程應用和技術研發相結合
對于一項水處理領域的新技術而言,從實驗室邁向水廠的一步至關重要。紫石千年正是抓住了這個技術拓展的要害,自從2006年5月成立以來,其就在工程應用和技術研發的結合上下足了功夫。
“紫石千年是一家專門從事超聲波強化生物脫氮除磷和污泥處理技術推廣和應用的新型生產型企業。”楊順生說到。正是因為專業性,決定了其在科技探索上的不斷創新和勇于進取。楊順生告訴中國水網記者,紫石千年與德國超聲波公司、漢堡工業大學、(德國)北方工業研究中心、西南交通大學等單位都有長期合作。這為紫石千年的技術腳步的前行提供了良好的平臺和十足動力。
在實踐方面,楊順生介紹說,超聲波技術在污水廠應用主要包括提供碳源和催化劑,強化生物脫氮除磷;強化污泥厭氧消化過程,大大縮短消化時間,同時增加沼氣產量;消除和預防膨脹污泥三個方面。記者了解到,紫石千年已先后投入近千萬元在廣州大坦沙污水處理廠、無錫城北污水廠、北京高碑店污水廠、吳江污水處理廠、無錫太湖新城污水廠進行了近三年的工程應用和技術研發,都取得了不錯的工程業績。其中在江蘇無錫城北污水處理廠和吳江市污水處理廠的工程應用中,以及無錫太湖新城污水處理廠的生產性對比試驗中,出水中的總氮含量僅為1-2mg/L,相比該地區出水總氮通常在10 mg/L左右的情況,得到了極大的改觀。
超聲波技術將大大降低運行費用
如此高效的脫氮除磷技術,其運行費用又如何呢?
楊順生給中國水網記者算了一筆賬。應用超聲波技術后,噸水運行費用增加約0.01元,而可使總氮和總磷的去除效果提高20%-30%,同時可以實現污泥減量。而傳統的外加碳源(甲醇),每去除1mg/L總氮的藥劑費用為0.018元,還不包括電費,增加污泥處理費用等。“相比較而言,超聲波強化生物脫氮的運行費用是傳統方法的1/4~1/5。”楊順生說。
強化污水脫氮除磷效果將是長期和重點發展方向
一項新技術真正被應用推廣需要付出艱辛的努力。
低頻超聲波技術處理污泥,這一想法早在幾十年前就被德國人提出。而之后的數十年,從德國漢堡工業大學到紫石千年,從上個世紀90年代初新型的超聲波設備的研制到2001年第一個樣板工程的成功實現。超聲波擊破率、功率、效率、耐久性等關鍵技術在逐一被攻克,并從根本上扭轉了設備經濟性差的問題。
“到現在為止,全世界已經有上百個污水廠成功應用了超聲波設備,其主要分布在歐美日。”楊順生多年來一直致力于超聲波技術的研究,談到這一技術在國際上的應用,他流露出一種無以言表的驕傲。對于該技術在我國的應用,楊順生說,我國污水處理廠剩余污泥中有機質普遍偏低是制約超聲波效果的一個重要因素,這往往會導致污泥擊破效果不太理想,進而影響碳源的釋放。此外,污水處理廠的運行狀況也會影響該技術的發揮,比如說厭氧、缺氧效果不理想等。
記者了解到,紫石千年在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的基礎上,充分考慮到我國的實際情況對技術本身的影響,經過三年的自主研發和工程應用,已經掌握了超聲波應用到污水處理廠的大量的技術和經驗。但是紫石千年并不滿足于此,楊順生十分肯定的告訴記者,將超聲波處理污泥開發污泥內碳源和提高生物酶活性,更好地應用到污水處理廠,使得強化污水脫氮除磷效果更為明顯,這將是紫石千年長期和重點發展的方向。
目前紫石千年在四川、重慶、福建、云南、河南和河北等地關于超聲波技術應用的洽談也在緊鑼密鼓的進行中。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超聲波技術的應用范圍會日趨寬廣,而年輕的紫石千年也會在污水處理領域作出更為喜人的成績!(中國水網)
編輯:張倩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