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世界最高規格的水務行業盛會之一——新加坡國際水資源周上,陶氏水處理事業部展示了其在反滲透(RO)海水淡化、家庭飲用水、離子交換、超濾以及電去離子等方面的全球創新技術。同時,面向6000余名行業的專家和用戶,陶氏水處理事業部總經理Ian Barbour發表了重要演講,表示陶氏致力于提供成本效益顯著的、可持續發展的水處理技術,為全球數百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作出貢獻。
Ian Barbour表示:“作為全球最大的反滲透膜生產商,陶氏致力于推動企業、非政府組織與政府機構采取行動,幫助解決全球最為嚴峻的問題之一,即純凈、方便的可飲用水源的供給問題。” 他的演講以成本效益顯著、可持續發展的水處理技術為主題,回顧了研發中的16英寸反滲透膜的廢水再生性能。目前, 陶氏正在與新加坡國家水務管理機構——公用事業局(Public Utilities Board, PUB)進行合作,試用該項新技術。 同時,他還表示,陶氏在全球水危機面前,致力于為全球提供清潔安全的水,這是陶氏2015年可持續發展目標的一個優先部分。在亞太地區,陶氏將進一步強化自身的承諾,領導地位繼續加強。采用陶氏膜技術的以色列海水淡化工廠是世界上最大的利用反滲透脫鹽技術的海水淡化工廠,每天生產330,000立方米淡水,可以為15%以色列居民提供持續的淡水供應。此外,陶氏FILMTEC TM反滲透膜將在澳大利亞悉尼風能驅動的水淡化工廠中被廣泛采用,該工廠預計在2009到2010年完工,完工后將保障悉尼的150萬居民的飲用水質量。
水博會結束后,Ian Barbour接受了全球最具影響力的財經頻道之一CNBC的專訪。專訪中,他與大家分享了陶氏在海水淡化方面的觀點,并闡釋了陶氏水處理解決方案在成本效益以及可持續發展方面的顯著性。Ian Barbour表示,陶氏的膜元件優勢之一是充分利用太陽能、風能等能源,而不是單一的依賴電能來驅動海水淡化工藝,這將帶來顯著的成本和可持續優勢。“人們經常會問海水淡化是否在成本上可行,我希望和大家分享一個例子。假設你有一輛小型的節能混合動力車,并用它駕駛了5英里,這5英里的能源消耗就可以用來從海水中提取1噸的淡水。因此,關鍵在于你的選擇”。
陶氏水處理事業部在北京奧運會中的貢獻也被關注。2007年,陶氏FILMTEC™反滲透膜設備成功安裝于北京的三家污水再利用設施。這三處新增的污水再利用設施是與北京奧運會有關的基礎設施投資的一部分。據估計,此次使用的設備部件每天能回收處理4.5萬噸污水,相當于每天蓄滿18個奧運標準泳池。這一處理量在與北京奧運相關的市政污水再利用項目中居首位。而近期在國內領先的行業門戶網站—“中國水網”的水業評選活動中,陶氏化學因其膜產品的出色表現被評為2007年度優秀設備公司之一。這些都充分顯示了陶氏在水資源方面對中國的貢獻和承諾。
編輯:王彩霞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