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Jouni Jaakkola教授領導的伯明翰大學研究小組,近日發表了他們的研究成果:含氯的自來水可以增加嚴重的心臟病和腦異常的胎兒的幾率。 當三鹵甲烷濃度高于20微克/升時將大大增加患以上幾種病的嬰兒的可能性。
研究者研究了出生于臺灣的40萬名嬰兒,發現氯消毒副產物含量高的自來水可能會影響到還在母親子宮里的嬰兒。有三個嚴重異常的類型:先天性心膜缺損、腭裂,還有的會出現出生時頭骨、頭皮、大腦缺損的情況。所有這些缺陷的導致都是因為所謂的三鹵甲烷。而幾乎所有的自來水都是含有氯的,這可以預防霍亂、傷寒等。
飲用水督察(DWI)首席巡視員Sue Pennison說:“我們的健康專家肯定會檢查這項研究,并確定是否是否需要做一些工作,但我們沒有理由擔心。”
她說,DWI資助了一些研究,盡管一直以來都有這樣的猜測,但我們的結論是,目前還沒有任何證據證明三鹵甲烷和缺陷之間的聯系。加氯作為消毒方式已使用了數百年。另外在管道輸送過程中有時也會補充加氯。 在英格蘭和威爾士,2/3的飲用水來自地表水源,包括水庫,湖泊和河流,1/3來自地下含水層。 在進入管道輸送給用戶前,需要進行澄清、過濾及消毒。雖然氯氣用量非常小,但是仍然可以留下一個揮之不去的味道或氣味。其他方法消毒,包括臭氧或紫外線,但都不具備長期持久的殺毒作用。
伯明翰大學職業和環境醫學研究所的Jaakkola教授表示,“這些消毒副產物如何導致這些缺陷的生物機制依然不明。不過,我們的研究結果不是證明水的氯化消毒會導致出生缺陷,但是可以表明氯化消毒副產物可能會對一些缺陷負責。雖然氯化消毒有一些好處,但也有非常明顯的副作用,需要進行更多的研究。”(史瑛)
編輯:史瑛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