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近來,很多城市開始推行分質供水,分質供水在國外有很多的例子,但在我國實行的還比較少,而且,關于分質供水在我國的適用性,不同的學者和專家持有不同的觀點,中國水網刊登此文僅供網友參考與討論。
所謂分質供水是指根據用戶對水質的不同需求分別供給,雙管同時使用,管路分開,分別計量,分別計價的一種供水方式。
水資源現狀分析
近年來,“水荒”、“水危機”“水質惡化”等字眼不斷出現在我們的眼前,水荒問題困擾著世界,也困擾著中國。據統計,全球水資源中淡水所占比例僅有1%,而這僅有的百分之一中,其中的三分之二又都分布在北極、南極及高山冰川等一些極地;在我國,水資源短缺日益突出,根據水利部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水資源總數為2.81億立方米,絕對量還算豐富,但由于我國是個人口大國,因此,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僅列世界第88位。而且隨著人口的迅速增長,人均水資源每年在遞減。從淡水資源看,世界人均占有量為12900立方米,我國僅2695立方米,還不到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各地缺水全面告急:北方資源性缺水!南方水質性缺水!中西部工程性缺水!……然而,我國的水資源浪費問題卻沒有得到緩解。
水質問題不斷惡化,經濟的發展讓人類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工業廢水和城鎮生活污水的排放使得各主要水源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太湖、黃河、淮河、松花江、長江等頻發污染警示,在中國水網以往關于水污染事件的調查中發現,水污染已成了奪走人生命的殺手。
水資源危機,水質惡化,以及前不久剛發生的貴陽市數百人感染甲肝事件,不得不讓我們反思,我們現在的水業市場,應該如何珍惜水源,如何有效利用水源,如何確保居民用水安全。在這些大背景下,分質供水被提出,更有專家認為,分質供水是未來城市供水的發展趨趨勢。有專家也針對此觀點提出了反對意見。 對于分質供水的好與壞,水網總結各方觀點如下。
分質供水的是與非
關于分質供水的好處,根據各方觀點總結如下幾條,首先,分質供水有利于水資源的保護。其次,分質供水的另一個好處就是讓人們實行健康飲水。再者,分質供水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降低居民的水費,并實現能源的節約。最后,分質供水符合國際先進潮流。
而分質供水是個比較復雜的問題,也存在很多的不足與其局限性以及其在我國的不適用性,中國水網也總結了各方觀點如下,一是分質供水在我國是不可行的,因為很多人想把整個城市重新鋪設管道,專門供應直接可以喝的水,而目前在來講這種案例在我國沒有一個地區是成功的,主要是由于在整個城市范圍之內,重新鋪設管道代價太大,成本太高,不可行。第二個,雖然每人每天喝的水只有兩升,但是人類對其它用水對水質的要求也是很高的,有研究表明,洗澡水當中的污染物進入人體的要占1/3,如果我們只是處理了喝的水,而不處理洗澡水、把煮飯、做菜的水,也不能保證人的健康,所以這個方法是不行的。
劉文君教授在中國水網近日對他的采訪中就表示了城市分質供水在我國是不可行的,他還表示如果整個城市水質一時來難以滿足國家標準,在小區范圍之內建單獨的管道,這是可行的一個方法之一。
我國分質供水現狀
1997年上海市錦華小區及深圳梅林一村管道直飲水項目的建設,拉開了管道直飲水工程的序幕,這個新生事物迄今已生存、發展了十年。目前廣州、深圳、東莞、惠州、長沙、岳陽、大慶、上海、北京、天津、南京、蘇州、寧波、杭州、重慶、西安、石家莊、沈陽、哈爾濱、包頭等城市均有多個分質供水項目,據中國水網不完全統計,全國現有已建成的住宅小區分質供水項目約200多個,總開通用戶達810萬戶左右。
飲用水水質控制標準
我國直飲水行業至今沒有規范管理的相應標準,各地有關部門只能參照以下相關標準檢測水質。
1、1985年衛生部頒布了《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 5749-1985),2006年,衛生部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對原有標準進行了第一次修訂,聯合發布新的強制性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 5749-2006),并于2007年7月1日正式實施。
2、1998年衛生部發布了《瓶裝飲用純凈水衛生標準》(GB 17321-1998),并于2003年重新修訂并實施新的《瓶裝飲用純凈水衛生標準》(GB 17324-2003)。
3、1999年建設部頒發了強制性的行業標準《飲用凈水水質標準》(CJ 94-1999),并于2005年進行修訂并頒布實施新《飲用凈水水質標準》(CJ 94-2005 )。
在所頒布的相關標準法規文件中,對相關指標、數字等內容的規定不盡相同,那么,執行哪個標準最規范、最科學?水質到底應該達到什么標準才算是可以直接安全飲用的“凈水”呢?目前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然而,不管怎么說,一個國家的水質標準應該是統一的。例如北京的樓盤分質供水工程系統的凈水標準,基本上是按照我國建設部頒發的標準實施,并根據北京當地的水源情況,進行不同的工藝處理。
分質供水行業標準
2006年8月,由國家建設部頒布實施《管道直飲水系統技術規程》(CJJ110—2006)是我國管道直飲水的第一個國家行業標準。此標準對政府規范管理管道直飲水行業,促進管道直飲水行業良性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分質供水所帶來的問題
一是資金來源問題。目前國外、香港以及內地的廣東等地,分質供水已經部分展開。不過,分質供水意味著城市供水管網和居民家庭自來水管線的改造,成本很大,資金的來源成為分質供水發展的一大阻礙,像湖南省漣源市的管道直飲水工程,所有的資金是由政府融資的。
二是水價限定問題。現在一些分質供水試點地區,飲用凈水賣到一噸250~300元,按照這個價格顯然是行不通的,我國的自來水價格問題是關系國際民生的復雜問題,一直以來被政府當做社會福利實行低價銷售政策,因此,分質供水的價格如何界定也將成為我們必須考慮的問題。
三是在水質標準應該逐漸規范與完善。有關部門應當采取一些有效的監督控制手段,制定維護這一市場環境的措施,讓我們的給排水行業逐步制度化、規范化,使分質供水這項先進的技術在市場上真正地推開。
四是有些地方管道供水僅為擺設。各地分質供水逐漸火熱起來,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直飲水管道雖然架設起來,但是流出來的還是自來水,使得管道成了多余的擺設而已。
分質供水實例分析:
遼寧省營口市,早在十幾年前就超前謀劃,實施遼河水源工程和實行分質供水,即將經過深度處理的大遼河水作為非飲用水源,廣泛應用于城市基建、園林綠化、消防、工業及居民潔具等方面。1991年開始實施遼河水源工程,設計能力為日產水6萬立方米,于1994年建成并實現分質供水。十幾年來,營口市建設非飲用水工程總投資達2.82億元,配水管線投資1億元。
截至目前,營口市已有113個小區、4.5萬戶居民、3500多戶工礦企事業單位使用非飲用水。尤其是全市新建住宅小區、商業飲服行業、工業企業、學校機關團體及基建工程,都實行了飲用水和非飲用水雙線供應,每年用非飲用水代替飲用水可達830多萬噸。其中,基建、工業、居民潔具用水分別占非飲用水總量的37%、26%和27%,其他方面用水則占總量的10%。從1997年開始,全市的非飲用水供應量呈逐年遞增態勢,有效地緩解了工業生產與居民生活爭水的矛盾。
目前,營口市開展分質供水已經十幾年了,分質供水的實行,使得營口市既節約和合理利用水資源,又提高了全民節約用水的意識。遼寧省營口市的分質供水工程值得其它城市借鑒。
附:各地分質供水最新情況
廣州市:河源新豐江水庫(萬綠湖)至珠三角主要城市管道直飲水工程目前正在進行招商,計劃今年立項,明年動工,3年左右建成。建成后可向廣州、深圳、東莞、惠州等珠三角城市以及港澳供直飲水。直飲水月費不超50元。
湖南省漣源市:2007年底,建成全國第一個管道直飲水項目的縣級城市,直飲水項目總投資3307余萬元,建設規模500噸/天,可以滿足15萬-20萬人口的飲用水需求,供水覆蓋漣源城區和城郊結合部。工程于2003年開始籌建,歷時近四年,順利完成管網一期工程,中央供水站和中心小區凈水站的施工以及2500個飲水點的安裝。目前,漣源市主要公共飲水點也開通并交付使用,市民打開水龍頭就可以喝到口感很好的直飲水。直飲水定價每升0.15元,不到桶裝水價格的一半。
哈爾濱市:百姓呼喚應盡快實行雙管分質供水。
廈門市:加快推進分質供水,市民家里今后將有三種水可用,一種是純凈水,可直接飲用,第二種是普通自來水,可以用來洗衣、洗澡,第三種則是經過處理的污水也就是中水,可用來拖地板、澆花、沖洗馬桶。廈門水務集團今年將加快分質供水的發展步伐。 到目前為止,全市已完成7個分質供水項目的建設。據介紹,在廈門安裝一套直飲水系統,約需投入30萬元,一套系統可使用10年。
揚州市:《揚州市市區供水節水管理暫行辦法》中指出,“分質供水”將成為未來供水趨勢。
天津市:海河南岸實現分質供水,日節約自來水4萬立方米。
合肥市:2007年1月1日起施行的《合肥市水資源管理辦法》中明確,從2007年起合肥市將逐步推行分質供水、分類供水,以開發利用劣質水、工業廢水和城市污水。
編輯:肖瓊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