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德在國家環保產業園區的廠區面積20多萬平方米,走進去你可以看到巨大的廠房,漂亮的辦公大樓,非常壯觀。但在談到自己從科研人員轉去創辦經營這樣一家環保公司的時候,文一波總裁 說,回顧過去,即便擁有著一切,也很難簡單地說應該感謝當年促使他下海的人。由此可知,桑德從1993年成立到今天走過的路并不平坦。
桑德環保集團長期致力于市政給水、市政污水處理、工業給水與廢水處理、城市垃圾處理、工業固體廢棄物處理及清潔能源等環境領域業務,下轄合加資源、伊普國際等企業,在全國投資建設的自來水廠、污水廠、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廠、工業廢棄物處理廠近40個,承擔系統集成建設的各類環境治理工程已超過400個。經過十幾年的發展、桑德集團已發展成為國內環保行業的領軍企業。
現有的近40個項目處于不同的階段,其中水方面的項目污水項目占一半以上,因為污水項目本身邊界條件清晰,加之前期都做過準確判斷計算,所以進入運行期的大約10幾個項目都與項目預期一樣開始盈利,保證企業走上一個良性循環之路。
文一波總裁說,目前公司的項目中水占的比重比較大,但是后來開始介入的風力發電項目因為每個項目的合同額都比較大,所以將來風力發電項目在以后的比重會逐漸提高。公司的產業鏈條是投資、運營、工程建設、設備制造,集團的所有業務都是圍繞這個鏈條進行, 近期剛剛宣布收購了新加坡一家做膜技術應用的企業,桑德集團今后還將繼續通過并購等方式延伸上市公司的產業鏈,加強競 爭能力,保證公司平穩的情況下提高發展速度。
十幾年的民營企業老總身份,文一波總裁深刻體會到了個中的艱辛。他說民營企業效率高、對中國市場比外資更了解,服務、成本等幾個方面相對外資而言都具有優勢,近些年民營經濟在國家的稅收、就業、GDP都占很大比例,但是政策等宏觀方面對民營企業并沒有什么傾斜,相反還會受到某種程度的歧視。各個部門在制定政策的時候,很少有人會站出來為民營企業的發展說話。政府層面在招商引資時,以與外資打交道為榮,重外資,重國有的情況依然比較嚴重。不可否認外資在國內發展時間不是很長,但是在國外歷史很長,無論從實力、品牌他們都具有很大的優勢,再加上地方政府對他們的傾向,這些都是民營企業無法相比的。即使稅收政策開始并軌,宏觀環境在逐漸變好,但是還有一段距離。
但是他也承認民營企業的歷史不是很長,相對國有控股企業,數量太多,參差不齊,出問題的絕對數字可能會多,容易以偏概全,會使得民營企業的形象受到影響。全國政協副主席黃夢復在近期召開的民營經濟分析會上也指出,輿論引導對民營企業不利。民營企業問題客觀存在,但是會被放大,而國有企業的問題會被縮小。
文一波總裁說,過去作為科研人員作為技術人員,覺得好技術沒有人應用,錯誤的理念沒有人去糾正,轉去經營企業,但是經營企業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最大的問題不是來自企業內部而是來自大環境,來自政策。也正是基于以上這些原因,文一波總裁與業內其他一些公司發起成立了工商聯環境服務業商會,并出任了第一屆會長。商會的會長身份使他可以代表環保行業與政府部門進行溝通,把基層存在的問題反映上去,引導行業健康成長。他說,真正能對產業產生重大影響的是政策,特別是環保這個產業更是主要靠政策引導,如果政府漠視環保,環保企業根本不可能發展起來,最大的推動力還是政策。
今日的桑德已經不同往日了,旗下伊普國際的新加坡上市,使桑德一躍成為國際上知名的企業。近日伊普國際、合加資源又雙雙入選《福布斯2008中國潛力企業榜》 。在由中國水網主辦,聯合中國環境報、中國證券報舉辦的“2007年度水業評選活動”中,桑德集團名列“十大影響力企業”三甲,伊普國際有限公司(北京桑德環境工程有限公司)名列“2007年度水業優秀環境工程公司”。
談到海外上市,文一波總裁說國際資本市場與國內資本市場存在巨大的區別,特別在目前階段,在某些方面存在本質的區別,在對待上市公司的要求方面,海外上市比國內的要求要更高一些,從內容到形式,比如企業的健康成長和未來方面。國外上市之后,只要企業健康成長再融資就容易,只要有需求,市場就會支持,這樣容易形成一個良性循環,可以在比較短的時間讓企業快速成長。另外戰略投資人也會對公司的治理提出很多建議。伊普國際投資人有美國的有歐洲的,去年與投資人的溝通做了150多場路演,與全球機構投資人做了很多面對面的交流,他們也帶來了很多對企業發展有幫助的建議、信息。
回顧這十幾年,文一波總裁非常感慨,桑德起步時間并不是很早,在他之前或者與他同時期的幸存下來的很少,能夠發展壯大的就更是微乎其微了,這與政府對環保的重視,對環保產業的投入頭如有關,桑德非常幸運走過了最困難的時期,走到了現在國家非常重視環保的一天。(中國水網 史瑛)
編輯:肖瓊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