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偷拍视频,天天射天天添,人妻夜夜爽天天爽三区麻豆AV网站,成人综合国产乱在线

首頁 > 新聞 > 正文

談藻色變,不如退而治污

時間:2008-01-29 08:42

來源: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員會

評論(

珠江流域水環境監測中心  曹永旭

2007年,可稱為“藍藻年”,由于當年夏季太湖藍藻暴發,隨后,各地一些湖泊、水庫相繼遭受藍藻影響,令人談“藻”色變。其實,藍藻種類繁多,且分布十分廣泛,遍及世界各地,早就與人類和平共處,長期以來相安無事。

水中的藻類是水生生物分類學的一個大種群,是在水中能夠適應懸浮生活,易于在風和水流作用下作被動運動的植物群落,也可稱之為浮游植物或浮游藻類。藻類植物具有共同的特性,但在植物體的體型、構造、色素組成等方面有顯著的不同,可根據這些特征進行植物分類,藻類可分成幾類,每類在分類學上為一個“門”,藻類分門的主要依據是它們所含的色素和植物體的形態、構造,一般將淡水藻類分成11門,有藍藻門、紅藻門、隱藻門、甲藻門、褐藻門、黃藻門、金藻門、硅藻門、裸藻門、綠藻門、輪藻門等,每一門再分綱、目、科,藍藻只是其中的一個“門”。藍藻種類有幾千種(或說已知約1500多種),可形成水華的有近百種,其中能產生毒素的有幾十種。

藻類植物是生物食物鏈中最重要的初始環節之一,水中的浮游藻類可直接或間接的作為魚類及其他水生動物的餌料,以往認為家魚不能消化藍藻,但近來也有藍藻被魚體吸收利用的報道,有不少藍藻還可以直接固定大氣中的氮,以提高土壤肥力,使作物增產。有的藍藻可作為人們的食品,如著名的發菜和普通念珠藻(地木耳)等,還有螺旋藻營養豐富,蛋白質含量居各食物之冠。還可從藍藻中提取胰蛋白酶抑制劑,用于治療急性胰腺炎等胰腺或胰周感染性疾病,或用于治療腦氣腫及腦缺血等疾病。

在潔凈的天然水體中,生存著一定數量的藻類,在生態良好的環境之中,呈現出生物多樣性,各種藻類和諧共存,互相制約。由于藍藻有很強的生存能力,當湖水遭到嚴重有機污染,氮、磷等物質的含量超標時,水中的營養狀態失去了平衡,再遇上適宜的溫度(氣溫在18攝氏度左右)等條件,藍藻容易成為優勢種,水中的其他藻種受到抑制,相對數量減少,水體中的藍藻大量繁殖,個體數巨增,造成藍藻暴發瘋長。

藻類的個體大小一般在2~200微米,肉眼難以看到,需用顯微鏡才可以分辨,在自然水體中,當其大量繁殖時,才使水色和渾濁度有所改變,此時人們還不以為然,直到藍藻瘋長,形成大片藍綠色的藻塊或藻的薄層,才引起人們的重視。而支持藻類瘋長的氮、磷等物質,在水中無色無形,數量再多也不會引起人們的注意。

水中氮、磷主要來源于人類的生活污水、工業廢水、農業排水、家畜排水、.水產養殖和底泥之中:

人類的生活污水中常含有一定數量的氮、磷等營養物,主要是來自人類的排泄物和洗滌劑,生活污水中的氮主要來自人體食物中蛋白質代謝的廢棄產物,人體代謝廢物中也含有磷,含磷合成洗滌劑的大量使用,使生活污水中的磷含量急劇上升。

工業廢水也是水中氮、磷的重要來源,不少工廠在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含氮、磷的廢水,如焦化廠、化肥廠、石油化工廠、紡織印染廠、制藥廠等廢水中均含有大量氮,而食品加工、發酵、魚品加工、化肥、洗滌劑生產、金屬拋光等工廠的廢水中含有大量的磷,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經生化處理后,剩余的大部分氮、磷隨出水排入河道,也是城市附近水體中氮、磷的主要來源。

農田中施用的氮、磷肥料,除一部分真正被農作物吸收利用外,其余的被土壤吸附,殘留和溶于水中,相當部分通過雨水沖淋帶入江河湖泊。在農田中施用氮肥的30%,磷肥的5%未能被利用,近年來,由于化肥的大量使用,以及可耕地土壤質量的降低,導致肥料成分容易流失,氮和磷大量進入水體。

飼養家畜家禽的廢棄物和排泄物中含有大量氮和磷,如以單位個體計,牛排泄物的污染量約為人體排泄物污染量的4倍,隨著雨水的沖刷,大量地進入水體。

水產養殖業的殘餌,懸浮物以及魚類的排泄物,糞便的污染,引起了養殖場和其周圍水域的水質,底泥的環境惡化及水中氮、磷含量的增加。

在底泥表層或其上面的新生沉積物中所含的氮、磷,直接或通過底泥粒子間的間隙水等溶入水中,形成二次污染。
由此看來,藍藻并不可怕,作為一個物種也有其存在和生長的理由,可怕的是,人類毫無限制地向水中排放污廢水,直到造成藍藻危害,還在指望老天幫忙。

沒有意識到應該限制人類自身的排污行為,只是被動地清除藍藻和稀釋水體,頭痛醫頭,治標不治本,來年很可能暴發更可怕的藍藻危機。

編輯:全新麗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sf85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水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