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人類進入21世紀的第一個“世界水日”,因此,聯合國將主題確定為“21世紀的水”,這是一個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主題。水是人類生存和社會經濟發展的基本物質條件,是一種有限的、無可替代的寶貴資源,也是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
我國是水資源短缺的國家,水資源分布又不均勻,城市水源不足,特別是北方城市缺水現象嚴重,因此對城市供水節水工作黨和國家歷來十分重視。早在1959年,在全國城市供水會議上就提出了“提倡節約,反對浪費,開展節約用水工作”的要求。1973年,原國家建委在《關于加強城市節約用水的通知》中,提出了我國城市節約用水的方針、任務和方法。1983年國務院批準召開了第一次全國城市節約用水工作會議,1984年頒布了《國務院關于大力開展城市節約用水工作的通知》,提出了‘解決今后城市用水問題,必需堅持“開源節流并重”的方針。隨后,國家和各級地方政府陸續成立了城市節約用水管理機構,組織制定了一系列法規、規章、政策和標準,建立了一套城市節約用水的管理制度和措施,也形成了一套比較健全的管理體系。1988年,國務院批準建設部發布了第一號令《城市節約用水管理規定》,各地方也陸續出臺了一些有關城市節約用水的法規和規章,使全國的城市節約用水工作能夠比較規范地進行,并取得了一定成績。從1983年到1999年,城市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由18%提高到62%,工業萬元產值取水量由459立方米下降到95立方米以下,全國城市累計節水近300億立方米,相當于全國城市八個月的用水量。通過大力開展城市節約用水工作,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城市用水的供需矛盾,節約了水資源,減少了城市污水排放量和水環境的污染,促進了水資源的持續合理利用,有力地推動了城市建設和經濟發展。
我國城市節約用水工作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由于受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當前城市水價偏低,社會的節水意識不強,浪費水的現象還比較嚴重,工業和生活節水潛力很大,污水處理收費標準不高,又不利于節約用水,各項節水措施還沒有得到有效落實,節約用水的管理和技術水平還不高,與發達國家相比仍然有很大差距。同時,隨著我國改革開放政策的實施,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斷提高,城市水源不足,水污染嚴重等問題突出。去年我國北方地區又發生連續干旱,使城市供水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緊張局面,天津、長春、煙臺、威海等城市用水告急。國務院及時召開了全國城市供水節水和水污染防治工作會議,進一步指出要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充分認識我國水資源問題的極端重要性和緊迫性,提出了“必須堅持開源節流并重、節流優先、治污為本、科學開源、綜合利用”的原則。這是對過去幾十年城市節約用水工作的總結,也是我們今后發展城市供水,繼續做好城市節約用水工作,治理城市水污染所必需遵循的重要原則。因此,我們建設部系統將進一步貫徹去年全國水會的精神,全面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強城市供水節水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提出的各項政策措施,從以下幾方面繼續做好城市節約用水工作:
一是進一步完善城市節約用水的法規,使城市節約用水工作沿著法制化、規范化的軌道更加科學、健康地向前發展。要根據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和我國水資源的現狀,結合城市節約用水工作的實際,修訂和完善現有法規,加大處罰力度,嚴格執法,加強執法監督,依法行政。
二是積極推進城市供水價格的改革,促進和推動城市污水處理收費標準的提高。要總結兩部制水價改革試點經驗,加大水價改革和污水處理收費的宣傳力度,理順和逐步提高城市供水價格和污水處理收費標準,促進城市節約用水和污水的減量排放。
三是制定和完善有關城市節約用水的標準,強化節水標準的執行力度。組織制定《城市供水管網漏失率控制標準及檢測方法》、《節水型用水器具標準》和《居民用水定額》,全面加強城市節約用水的標準化管理。
四是進一步開展節水型城市的創建工作。我們將在原有工作基礎上,在各級地方政府的積極努力和配合下,與國務院有關部門共同合作,全面開展節水型城市的創建工作,爭取盡快在全國推出一批節水型城市。
五是重點抓好“三河三湖”流域城市污水處理工程建設,配合水利部和國家計委等國務院有關部門,積極開展南水北調工程的有關城市節水治污工作。配合做好東線治污規劃和節水規劃的編制工作,監督各地方加強城市節水和污水處理工程的建設,為保證南水北調工程的順利實施努力做好我們應盡的工作。
編輯:武紅霞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