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合肥供水集團隆重召開了二00六年度工作總結表彰暨二屆二次職代會。合肥供水集團黨政主要領導、中層干部、職工代表等200多人參加了總結表彰大會。大會由合肥供水集團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鮑首爾同志主持,董事長戴立群同志作了題為《開拓創新促發展,做大做強譜新篇》的總結報告,全面總結和回顧了二00六年合肥供水集團三個文明建設所取得的豐碩成果以及在具體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和薄弱環節。總經理汪昌躍同志宣讀了《關于表彰二00六年度工作先進集體、先進個人的決定》。營銷公司等6個單位,搶修中心等2個基層工會,辦公室等6個機關處室,二水廠維修班等23個班組,陸再東等150名個人分別受到表彰。
合肥市委常委、市建設工委書記、建委主任安列,安徽省建設廳城建處處長劉梅生,合肥市建委副主任王道榮,合肥市建設工會主席范仲平出席了表彰大會。劉梅生處長、王道榮副主任先后作了重要講話。
安徽省建設廳城建處處長劉梅生在講話中在充分肯定了合肥供水集團2006年工作當中所取得的成就并指出,2006年供水集團工作中最閃光、全省供水行業乃至整個公用事業最值得借鑒的有三方面:一是創新體制、做大做強企業品牌。合肥供水集團在改革改制上勇于創新,企業外向擴展,東擴西進、南延北伸,敢于做大做強,成功地走出了一條市政公用事業改革的道路,為全省乃至全國市政企業創新模式提供了借鑒。二是科技創新、提供優質服務方面走出了自己的路。在生產、經營、管理等方面重視投入,加強人才培訓,鼓勵科技創新,在加快信息化建設上取得了先進的成果,這是合肥供水集團持續發展、做大做強的不竭源泉。“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在合肥供水集團得以充分體現。三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在服務于“大發展”上做出了貢獻。超前的規劃、先行的建設、苦干實干,為合肥市跨越發展奠定了堅實的供水設施保障。堅持“以人為本、供水為民”的理念,不斷提高供水服務水平和質量,使供水向近郊和鄉鎮延伸,發揮了中心城市的輻射作用,解決了不少鄉鎮村民喝水難的問題,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作出了新的積極的貢獻。最后,劉梅生處長對合肥供水集團提出了殷切的期望,要善于抓住機遇、敢于迎接挑戰,加強城市供水體制的監管、加快城市供水管網的改造、完善城市供水服務、提高用水效率,為安徽省供水行業發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發揮省會合肥的首位度和輻射作用。
合肥市建委副主任王道榮在高度評價合肥供水集團2006各項工作所取得的成績和客觀分析2007年所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上,做了“成績很大、任務很重、要求很高”三點精辟概括。一是成績很大。首先體現在成功地走出合肥、走向全省,整體接受了肥西水廠、收購了雙墩水廠、控股巢湖水業集團,跨區經營上邁出了重要的一步。其次是體現在合肥市委、市政府、市建委對合肥供水集團的評價上。合肥市委、市政府十屆二次全會、市建委系統總結表彰大會上都對合肥供水集團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體現出供水工作的成績很大。再次是社會方方面面對合肥供水集團反應很好,包括信訪熱線、市長熱線、效能熱線等。二是任務重。首先,2007年合肥市整體工作安排中,對城建、供水工作做了明確要求,市委書記孫金龍在十屆二次會議報告、市長吳存榮在人大會議工作報告以及市委常委、市建設工委書記、建委主任安列在市建委總結報告中對供水工作都提出了明確的要求。2007年合肥五水廠改擴建、六水廠建設、18條道路建設等等。二是圍繞社會效益第一原則開展工作。供水行業是個特殊的行業、敏感的行業,家家戶戶都能體會到工作效率和質量,是堅持以人為本原則最具體、最實在的行業,供好水、供安全水責任重大。三是圍繞做大做強開展工作。當前,合肥供水集團機遇難得、基礎也很好、條件也很優越,有品牌、有人才、有資金,應在堅持社會效益第一的基礎上,做大做強供水事業;早謀劃早著手早安排,確保改革創新工作取得實效。三是要求高。要不斷增強“大城市”意識,過好思想關、能力關;增強效率意識,從效率著手,從具體事做起,大力弘揚先進典型示范作用;增強爭創一流、勇攀高峰意識,牢固樹立全省第一、全國先進的工作目標,全力推動供水事業再上新臺階。
總結表彰大會結束后,合肥供水集團工會主席施微同志主持召開了合肥供水集團二屆二次職工代表大會。汪昌躍總經理作了題為《抓住機遇、勵精圖治,科學管理、跨越發展,為促進供水做大做強又好又快發展而奮斗》二00七年工作計劃的報告。報告結束后,職代會代表分組進行了認真討論。大家一致認為,二00七年工作計劃指導思想明確、主要任務具體、計劃指標可行。大會一致通過了《合肥供水集團二00七年工作計劃》報告。
最后,合肥供水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戴立群在會上作了題為《保持昂揚之情 搶抓發展機遇,奮力開創合肥供水集團跨越式發展新局面》總結性講話。(合肥水司 吳薇 李志友)
編輯:全新麗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