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2月3日,近20位專家聚集北京新大都賓館,就一個城市水業的新課題——城市供水行業績效關鍵指標展開熱烈交流和討論。
城市供水行業作為城市市政公用設施的組成部分,具有自然壟斷的產業性質,長期由政府主導經營。建設部城建司張悅副司長認為,以引入市場機制為核心的體制改革和價格改革催生了行業對運營管理績效的關注。與會專家共同認為,一個科學的績效體系能夠促進政府監管水平的提升,能夠幫助運營企業認識問題,提升高管理水平和服務水平,能夠幫助價格監管不能建立科學的價格形成機制,是供水行業改革發展的方向。
由清華大學水業政策研究中心和首創股份以及其他專家組成的城市供水行業績效關鍵指標研究課題組,為會議做了主題介紹,會議由建設部科學技術司陳新副處長主持,本次會議是建設部對課題成果的驗收會,由于專家的熱烈討論和參與,也是一次關于供水績效的戰略討論。清華大學水業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濤博士代表課題組做了主題介紹,參與項目研究的首創股份總經理潘文堂、清華大學水業政策研究中心顧問梁相欽、首創副總工程師韓偉對項目做了補充介紹。
代表參加會議的人員除了建設部城建司張悅副司長,還有國家發改委價格司成本處處長萬勁松、澳門水司副總經理范曉軍、長沙水業董事長邱振華、深圳水務集團總經濟師姚文彧、中法水務執行副總裁傅承力、天津自來水集團總工程師何文杰、北京自來水集團副總經濟師李俊林、馬鞍山首創水務總經理任力、上海城投公司王強、中科集團總裁張國宏、中國水網總經理張麗珍等。
在新年即將帶來之際,眾多公務繁忙的官員、專家和企業家相聚一堂,許多人員更是專程從外地來京參加會議,顯示了行業對供水績效評價體系的重視。長期以來由于各城市自來水分割經營,一直沒有建立一個公開的、科學的、規范的評價體系,本次首次提出了十個復合性的績效指標,采用了由簡入難,橫向與縱向相結合的方式進行使用。專家們一致認為,本指標體系借鑒了國際先進經驗,緊密結合具體國情,首次提出了針對我國供水行業的績效關鍵指標,開展了定量績效管理系統開發程序和方法的研究,制定了適用性強且可實施的數據收集細則,并結合馬鞍山首創水務公司實際,進行了驗證性研究,具有創新性。
績效考核評價是政府部門對企業進行監督的一種手段,也可以作為企業經營管理者改進工作的一個關鍵環節。指標體系是建立績評價系統工作的基礎,與會者一致認為績效指標體系的提出是針對我國供水行業改革的背景而進行,對健全市場監管體系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有利于提高供水企業管理水平和服務水平,推動技術進步,并可為政府確定合理的供水成本和制定水價提供參考。會議建議有關部門繼續支持項目的深入研究,同時選擇不同類型的供水企業進行示范應用,進一步驗證和完善指標體系,為加強我國供水行業的績效管理和供水安全提供技術支撐。
對引入市場機制的自然壟斷性行業進行績效過程管理是國際趨勢,也是國際水業的共同做法。據傅濤主任介紹,國際水協、世界銀行、英國水辦公室(OFWAT)以及美國、荷蘭的水業同行都已經建立了自己的績效系統,由于中國的特殊情況雖然可以對國際經驗進行借鑒,但難以簡單套用國際指標。
對中國供水行業而言,指標體系只是建立績效評價體系的第一步,整個績效體系的建立完善將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但是有關專家和政府部門都表示,將共同協同朝著這一方向做出努力。
另據中國水網了解,該指標體系將在會后結合專家的意見進一步進行完善和修改,并在4月6日-7日的“2007城市水業戰略論壇上”向行業公開。在有關部門的支持下和有關企業的參與下,該指標體系還將進一步在上海、長沙以及首創股份控股的自來水公司、中法水務控股的自來水公司等十多個自來水公司中進行驗證性試用。
(中國水網 現場報道)
編輯:全新麗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