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theage.com.au網站報道,限制用水措施很有成效,澳大利亞的家庭用水量降到了上個世紀50年代的水平,但是,由于基礎設施投資缺乏,2007年限水措施將會更加嚴厲。
根據Water Services Australia的調查,1955-56年的悉尼,每日人均用水量為343升,而在墨爾本是330升。
在2005-06年,悉尼的每日人均水消費標準是339升,墨爾本則是331升。
用水高峰期是在上世紀80年代,達到500升。
政府部門花費大量資金修建大壩和儲水設施,但是卻沒有滿足人口增長的需要,在東部沿海城市所需的投資是實際投資的兩倍。
澳大利亞基礎設施發展理事會的水事務發言人Graham Dooley說,問題出在管理上,而不在于水短缺。
“我們同時面臨著供應危機和基礎設施不足危機。實際上,這并不是水資源的危機。” Dooley說。
“一些水資源被放錯了位置,被降低了品質。它既是海水,也是雨水和污水,但不是飲用水。”
州政府們從城市水企業那里得到6.59億澳元的資金,但是卻沒有成功地投向基礎設施。
(中國水網 全新麗 譯)
編輯:全新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