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水價改革的不斷深化,提高水價、轉變盈利模式已經成為水務板塊吸引投資者目光的關鍵詞。
日前,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在第五屆世界水大會開幕式上表示,在水價改革過程中將逐步提
高供水行業效率,打破行業壟斷,引入競爭機制,并同步提高水價;通過公眾聽證會形式,在居民許可的范圍內逐步調整水價。
仇保興的上述講話又使水價改革、水務上市公司成為人們注意的焦點。受此講話影響,昨日絕大多數水務行業上市公司股價收紅,市場人士預期水務板塊將從改革中獲得較大收益。
水價改革已是大勢所趨
其實,有關水價改革的一些問題,去年就已經浮出水面。
去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曾培炎在“全國水價改革與節水工作電視電盎嵋欏鄙現賦觶岢質諧』?⒉?禱?母鋟較潁?顧?勰芄環從乘?試吹南∪背潭群凸┯Τ殺盡V鴆嚼┐笏?試捶顏魘輾段В?岣噠魘氈曜跡?喲笳魘樟Χ取?BR>
10月,馬凱在“全國資源價格改革研討會”上指出,推進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重點抓好五個方面的工作,全面推進水價改革,積極推進電價改革,完善石油天然氣定價機制,全面實現煤炭價格市場化,完善土地價格形成機制。
其中,在水價改革的問題上,馬凱表示,擴大水資源費征收范圍,提高征收標準;推行面向農民的終端水價制度,逐步提高農業用水價格;全面開征污水處理費,盡快把污水處理收費標準調整到保本微利水平;合理提高水利工程和城市供水價格等。
人們不難從中感受到政府有關部門不斷推進水價改革的步伐。
業內人士表示,水價上漲是大勢所趨,契合資源價格上漲主題,但直到目前,同煤、石油等資源的價格相比,水價仍顯偏低。
上市公司可以從中獲利
經WIND測算,2006年上半年A股水務上市公司平均每股收益為0.0958元/股,同比增長25.22%;平均凈利潤為7765.4235萬元,同比增長26.03%。跟上市公司整體相比,水務板塊業績并無突出之處。
光大證券研究員崔玉芹告訴記者:“水務行業屬于公用事業,是受政府高度監管的行業。企業沒有產品的自主定價權,政府通過價格管制來限制企業的投資收益?!?/P>
雖然相關政策將會給水務類上市公司帶來哪些具體收益還不能明確,然而,政府有關部門對于水價改革政策的再次宣示,無疑為上市公司當中的水務企業帶來了利好的消息。
就拿水務龍頭企業之一的G原水來說,今年公司以股改為契機實施資產置換。首先將其擁有的長江原水系統資產和上海自來水閔行有限公司100%股權進行置換,然后將黃浦江原水系統資產和上海市自來水市南有限公司100%股權進行置換(正在進行中)。資產置換后,公司的主營業務由原水生產和加工、污水處理轉變為自來水生產和銷售以及污水處理業務。
崔玉芹表示:“上海市的自來水價格處于全國大中城市之末?!蹦壳埃珖詠硭畠r格最高的城市是北京,達到2.80元/立方米,上海市自來水價格僅為北京的37%,為全國36個大中城市平均價格的63%。因此上海水價調整勢在必行,且空間很大。據初步測算,資產置換后,如果在短期上海市自來水提價4毛左右,公司的業績就可以和置換前持平。
同時,盈利模式的改變也會對相關公司產生重大影響。國金證券研究員龔云華表示,污水處理收費到位后,G首創的污水處理業務盈利模式已經發生根本改變,即由先前的政府補貼形式,轉變為按市場化方式確定處理成本以及合理回報的模式。這樣,企業可以通過提高規模效應、管理效率等方式,實現盈利能力的提高。
編輯:傅令江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