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社6月6日訊,英國政府和水公司(如泰晤士水務集團)正在同70年來最嚴重的旱災做斗爭,在這種情況下,必須提高水價,以獲得足夠的資金進行管網和水庫建設。
“投資需求尚未被滿足,”英國上議院科學技術專門委員會主席賽伯恩爵士告訴記者,“水費增長幅度超過了通貨膨脹率,而且必須繼續漲。”
增加的水費要用來維修供水管網,降低漏損率。由于漏損,泰晤士水務每天白白損失9.15億升自來水,足夠350個奧運會規格的游泳池用水。只有解決了漏損問題,才能說服普通百姓減少用水,才能保證政府長期的供水安全。賽伯恩說。
截止目前,政府部門已經發布了三個旱期限水令,允許南英格蘭地區的自來水公司限制家庭、企業及當地機構的用水。該地區連續兩個冬天的降水量都少于平均水平,導致水庫庫存降至低水平,河床干涸,蓄水層焦干。
如果說到滲漏的話,泰晤士水務的情況最嚴重,每天都要損失掉它所供應的自來水的1/3。但是,根據科學技術專門委員會的報告,它并不是唯一一個有這樣問題的水公司。聯合公用事業和Severn Trent水務公司,兩者每天的漏損率都達到26%。
為什么漏損這么嚴重?理由似乎很多,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炸彈的傷害,18世紀就開始服務民眾的老管網已經破損不堪,等等,賽伯恩在議會簡要介紹情況時對記者說。
“在用水緊張地區,公眾將難以忍受高管網漏損率,”他說,一些自來水公司的漏損率“顯然讓人難以接受。”
那么需要投資多少資金,或者說要漲多少水價才能滿足自來水的投資需求?賽伯恩拒絕給出近似的數字。
8個服務倫敦及周遍地區的自來水公司,已經禁止1500萬家庭用戶使用灑水裝置或者軟管。政府部門說,過去幾天的降雨并未緩解水短缺。
根據政府要求,觸犯軟管禁令的家庭用戶將面臨1000英鎊(1870美元)的罰款,而違反旱期限水令的公司則會被當地法庭罰款5000英鎊。
“部分公眾認為軟管禁令意味著水危機,”賽伯恩說,“在東南地區人們擔心水供的充足和安全,這是可以理解的。”
英國上議院科學技術專門委員會的建議是英國政府監管部門進行價格決策的依據。他們同時勸說政府,在當前的時機下,讓自來水用戶安裝水表會容易些;并且要修改法律,使自來水公司對拒付水費的用戶停止供水變得容易。
(中國水網 全新麗 譯)
編輯:全新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