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順義區在"十一五"規劃中,提出規劃建設符合鄉村特點的排水設施和污水處理系統,提高鄉村污水處理率。在新農村建設中要建設污水收集系統,實現污水零排放。2006年,順義區政府決定對石家營、榆林等9個新農村建設試點村進行污水治理,保護農村地下飲用水源,實現污水資源化。
為改善村容村貌,縮小城鄉差距,提高農村生活質量,該區即將啟動9個新農村建設試點村的污水治理工程。工程包括鋪設污水收集管道、改廁集水、污水處理三項內容。改廁集水是將9個村的3313戶的干廁改造為水沖式廁所,改廁后的沖廁污水同農戶排放的洗浴、廚房等生活污水同步進入新建污水管線。污水被收集到污水處理站,將采用成套膜生物反應器污水處理設備或小型污水處理裝置進行處理,日處理能力達800立米。處理出水水質達到《北京市地方標準-水污染物排放標準》(DB11/307-2005)的一級規定標準,可回用于綠化、景觀、灌溉等,實現污水零排放。此項工程共需鋪設管線30.7萬米,安裝污水處理設備14套,建污水井3594座。
該工程的實施,將極大改善石家營等9個村的水資源環境,又可帶動實現生態旅游等新經濟的發展,提高農村生活質量,同時也為該區新農村建設起到典型引路作用。(順義水務局 通訊員 趙瀟竹)
編輯:全新麗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