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上午,水利部舉辦2006年首場干部理論學習講座,全國政協原副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錢正英作了題為"水利創新的方向"的學術報告,汪恕誠部長主持了報告會。錢正英指出,在水利工作中,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重要關鍵是人與河流和諧發展,我國水利創新的總方向是通過建設高效、節水、防污和防洪安全的體系,達到人與河流的和諧發展。
錢正英分析了目前我國主要河流的狀況。我國河流由于開發的時間長、規模大,開發利用的成就和出現的問題,都超過其他國家。由于自然與人為因素的交錯作用,我國河流的情況和問題遠比其他國家復雜嚴重。在我國今后的社會經濟發展中,如何正確處理人與河流的關系,在世界上尚無先例可循。因此,必須以自主創新的思維,來研究和解決我國人與河流和諧發展的問題。在總體上不損害我國河流的自然功能情況下,對各條河流的開發、利用和改造,必須分類指導,提出不同要求。
她指出,我國河流演變的情況充分說明,我國水利創新的總方向是通過建設高效、節水、防污和防洪安全的體系,達到人與河流的和諧發展。她提出了需要通過改革創新著力解決的六個方面的難點問題:一是拓寬節水和防污的思路,二是正確認識社會經濟需水增長的規律,三是保證各條江河的生態與環境需水,四是合理規劃跨流域調水,五是突破江河治理的歷史難點,六是研究在特大自然災害時,確保堤壩安全的對策。她強調,這些問題的解決,不僅需要科技創新,而且需要科技創新和體制機制創新的密切配合,需要跨學科和跨部門的協作。
汪恕誠部長在報告會總結講話中指出,水利系統各級干部要認真貫徹落實全國科技大會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大力弘揚科學精神,勇于探索,銳意創新,切實按照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基本要求,加快水利發展,不斷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水利的需求。同時,要努力通過轉變水利發展模式,推動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要結合本次講座的內容,認真分析和研究水利工作中的熱點和難點問題,牢牢把握水利創新的方向,不斷總結經驗,搞好體制機制創新和科技創新,為水利改革與發展開辟廣闊的空間,努力推進可持續發展水利,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做出新貢獻。
據悉,近年來水利部深入貫徹中央關于干部教育培訓的要求和部署,進一步加大干部教育培訓工作力度,堅持組織開展部機關公務員和在京單位處以上干部理論學習系列講座,為全面貫徹中央提出的大規模培訓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隊伍素質的戰略任務發揮了積極作用。
此次講座是水利部舉辦的第13場干部理論學習講座,部有關領導、部機關公務員、水利部在京直屬單位領導班子成員及部分處以上干部近500人參加了講座。
編輯:全新麗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