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偷拍视频,天天射天天添,人妻夜夜爽天天爽三区麻豆AV网站,成人综合国产乱在线

首頁 > 新聞 > 正文

黃河源區“蓄水池”岌岌可危

時間:2005-10-24 09:08

來源:水利部網站

評論(

黃河源區美麗的月亮灣 黃河源區保護比較好的濕地

黃河源區濕地景觀 70年代人工開挖的濕地放水溝

目前采取的濕地人工攔水保護措施 過渡放牧引起濕地退化

鼠害也是濕地被破壞的一個主要原因 已經沙化的濕地


  本站訊(通訊員 喻權剛)長期以來,被稱為"高原水塔"或"蓄水池"的黃河源區濕地生態系統,在蓄洪、涵養水源、防止水土流失等方面發揮著極其重要的支撐作用。一方面維護黃河源頭生態系統的平衡,在一定程度上關系著生態系統的演替,另一方面,對維持黃河中下游生態平衡起著積極保護作用,直接關系到黃河流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一旦失去這個生態屏障,整個生態系統就向無序發展,甚至導致系統的崩潰。

  今年9月份,筆者有幸隨黃河源區綜合規劃考察隊考察了黃河源區3省4個州11個縣,在領略到黃河源區美麗景色的同時,源區生態環境的惡化令人吃驚,黃河源區濕地的退化讓人揪心。近年來,由于受人為因素和自然因素的雙重影響,黃河源區濕地水土流失和草場退化、沙化、荒漠化嚴重,導致濕地地下水位下降,河流干涸或成了季節河,山谷的小溪絕流,沼澤湖泊水位明顯下降,地表徑流量銳減,黃河源區"蓄水池"岌岌可危。

  根據甘肅省瑪曲縣水務局提供的資料,黃河自青海省久治縣門堂鄉流入瑪曲,流程433公里,流域面積9590平方公里,流入瑪曲時流量只占黃河總水量的20%,流經瑪曲再返入青海省河南縣時流量增加到黃河總水量的65%左右,補充水量達45%。但是,現在瑪曲縣境內的許多沼澤草甸濕地連年干涸,出現鹽堿化和草丘化,10年前積水90cm深的沼澤濕地如今已成黑土灘,從瑪曲流入黃河的支流有一大半呈干涸狀態,過去的濕地正在被一片片黃沙分割開來,黃河"蓄水池"已經變得越來越小。由于濕地的縮小和生態環境的持續惡化,瑪曲縣沙化土地從過去的零星露頭,向現在的集中連片,高大沙丘演變,沙化土地年擴展速率達6.8%,成為甘肅省沙化土地擴展速率最快的區域之一。

  另據四川省若兒蓋縣沙化監測資料,2004年與1999年相比,若爾蓋縣沙化土地面積增加4307.1hm2,遞增比例73.46%,每年平均以11.65%的速度遞增;沙趨地(有明顯沙化趨勢的土地)增加163.40%,年遞增率為21.37%。一些湖泊由于地下水位下降、氣候變化等原因,在湖中已能行駛汽車,部份湖泊已嚴重萎縮或變成季節性湖泊,大量湖床出露,產生許多新的沙源,危及周邊草場。沙化速度十分驚人,形勢嚴峻,如果不及時治理,后果不堪設想。

  鑒于目前這種情況,筆者認為,要從維持黃河健康生命的高度來認識保護黃河源區濕地的重要性,盡快完成黃河源區生態恢復與保護規劃,并要重點抓好以下幾點:一是廣泛宣傳,使濕地保護深入人心,動員全社會力量關注濕地保護,參與濕地保護。二是制定強有力的措施,保護和維護現有的濕地生態系統和相應的物種。三是增加投入,通過草場植被改良、沙化治理等措施,有效地防治因鼠害、過度放牧等引起的草場退化和沙化,進一步保護濕地。四是盡快開展濕地恢復和保護的相關研究。五是加大濕地保護的監測力度,提高監測的技術水平。

編輯:全新麗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sf85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水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