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產業經歷了多年的高速發展,已逐步進入成熟階段,市場競爭愈發激烈,行業格局面臨深度調整。
隨著 “雙碳” 目標的提出以及 “一帶一路” 倡議的持續推進,環保企業不僅要在國內市場中尋求突破,更需放眼全球,積極拓展海外業務,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在全球環保舞臺上展現中國力量。
從持續深挖膜技術潛力,讓節能降耗成果惠及多地水廠,到在水務市場四面出擊、訂單紛至沓來,再到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海外業務迅猛“加速”。碧水源作為行業的璀璨明星,以無畏的創新精神和果敢的市場開拓步伐,在技術革新、業務拓展等多個維度上鐫刻下了深刻且耀眼的印記。
堅守技術高地,膜技術創新成果豐碩
碧水源身懷“膜法”絕技,是水務行業的佼佼者。其自主研發的膜生物反應器(MBR)污水資源化技術,成功攻克膜材料制造、膜設備制造和膜應用工藝三大國際技術難題,是全球少數幾家同時擁有這三項技術自主知識產權的企業之一。
在海水淡化領域,以“UF-RO”為核心的雙膜海水淡化關鍵集成技術,具備運行壓力低、產水量高、抗污染能力強等顯著特點,打破了國內此前無海水淡化專業技術和專業公司的困局。
截至目前,碧水源參與了長江流域、黃河流域、首都水系、海河流域、太湖流域、巢湖流域、滇池流域、洱海流域、南水北調丹江口水源地等多個水環境敏感地區的治理,建成數千項膜法水處理工程、數百個國家水環境重點治理工程、數十座地下式再生水廠、多個高品質飲用水工程和海水淡化工程。
創新的腳步從不停歇,進入2024年,碧水源在膜技術領域持續精進。
(一)加速水務領域膜材料國產化替代進程
在環保行業發展進程中,長期以來,我國水務領域的高端膜材料市場大量依賴進口,國外品牌憑借技術先發優勢,在反滲透膜、超濾膜等關鍵產品上占據主導地位,這不僅使得我國水務企業采購成本居高不下,更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行業的自主創新與穩定發展。然而,近年來隨著國內環保產業技術實力的穩步提升,加之國家政策對國產化替代的大力扶持,水務領域迎來了換膜機遇期。
一方面,國內環保企業對膜材料研發投入持續增加,技術瓶頸不斷被突破,產品性能與質量逐步向國際先進水平看齊;另一方面,國產膜材料在性價比、售后服務響應速度等方面展現出獨特優勢,吸引了眾多水務項目采購方的關注。在此契機下,碧水源積極作為,憑借深厚的技術積累與研發實力,在膜材料國產化替代征程中邁出堅實步伐。
2024年上半年,碧水源工業膜訂單同比增長30%。在華泰紙業項目中,成功實現造紙行業對美國杜邦反滲透膜的替代;套子灣污水廠也完成了對美國通用超濾膜的替代,有力推動了膜材料國產化替代的步伐。此外,碧水源還中標廣東金茂源升級改造、太原康晉水務采購、舟山六橫海水淡化廠等多個換膜項目,進一步擴大了碧水源膜產品的覆蓋范圍,提升了品牌影響力。
(二)推動振動MBR技術廣泛應用
隨著水務行業朝著低碳發展與綠色轉型方向邁進,碧水源勇擔重任,耗時8年、投入超2億元,創新研發出具備節能、降碳和提質三重功效的振動MBR技術。
該技術有效攻克了曝氣MBR高能耗的技術難題,成功實現振動MBR組器及技術的工程化應用,總規模達30萬噸/天,有力提升了我國污水處理及資源化利用的綠色發展能力。
目前,碧水源振動MBR技術已在太倉市城東水質凈化廠、碭山經開區工業污水廠二期、永嘉縣江東污水處理廠、興義市桔山污水處理廠等多個項目中成功應用,應用范圍不斷拓展。
發力多元市場,水務市場“多點開花”
2024年,在“12256”發展戰略的指引下,碧水源錨定科技創新核心,全力培育新質生產力,精準發力市場經營,接連斬獲多個極具影響力的標志性訂單。
市政污水領域,碧水源憑借豐富的污水資源化經驗與過硬的科技實力,聯合溫州市水務集團一舉拿下33.05億溫州濱海凈水廠特許經營權項目。這是《關于規范實施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新機制的指導意見》發布以來水務行業的特大項目,也是碧水源與地方水務領軍企業深度融合并成功中標的典型案例。同年7月,雙方還舉行了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
此外,碧水源區域市場布局持續發力,如在山西的市場地位也進一步夯實,牽頭中標總投資超16億的山西太原市龍城污水處理廠工程特許經營項目。截至目前,碧水源在太原城區承接的污水項目總規模達68萬噸/天,占比40%以上,在山西省污水項目總規模超120萬噸/天,約占全省城鎮污水處理規模的20%以上。
工業廢水領域,碧水源憑借新研發的振動膜生物反應器(V-MBR)技術,接連斬獲臺前縣四個污水處理廠特許經營+EPCO項目、玉門東建材化工工業園水質凈化工程項目特許經營項目、河南方城污水處理綜合提升特許經營項目等多個標志性項目。
高品質飲用水領域,碧水源憑借豐富供水運營經驗和膜凈水技術中標廣西東融城鄉供水一體化項目、海南省昌江縣村鎮集中供水工程等項目。
以“膜”為帆,海外業務發展按下“加速鍵”
“出海”是2024年的一大熱詞。在“一帶一路”政策的號召以及國內環保市場出現飽和的背景下,環保企業紛紛加快在海外的布局和擴張。
碧水源高度重視海外市場,2024年積極拓展海外業務,通過持續優化調整對外營銷布局,加強國內高端裝備產品與海外業務的協同聯動,充分發揮與中交集團的協同作用,尤其針對重點國別,加大市場拓展力度。
在中東歐,碧水源與塞爾維亞曼因德集團旗下米蘭諾維奇水處理公司在北京簽署合作備忘錄,共同開發塞爾維亞及周邊國家污水處理項目。
在馬來西亞,碧水源赴馬來西亞柔佛州,先后與柔佛州政府水務監管機構總經理Azlan和新山市市長拿督Haji Mohd開展交流活動,取得積極成效。
在東南亞,碧水源先后與新加坡亞洲基礎設施基金(Seraya Fund)總經理楊侃、三和(SAMWOH)集團執行董事彭國彬、新創環保(SG Enviro)董事長倪永福開展交流活動,取得了積極成果。
編輯:徐冰冰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