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偷拍视频,天天射天天添,人妻夜夜爽天天爽三区麻豆AV网站,成人综合国产乱在线

首頁 > 新聞 > 正文

關于新能源、雙碳,發改委、財政部兩會報告這樣部署

時間:2025-03-11 11:29

來源:新華社

評論(

全國兩會正在北京召開。

受國務院委托,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財政部3月5日分別提請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查《關于202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以下簡稱“《計劃草案報告》”)和關于2024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25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以下簡稱“《預算草案報告》”)。

3月6日,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審查討論計劃報告和預算報告。這兩份重要的報告關于低碳綠色發展生態文明建設、新能源建設都有諸多論述,對政府工作報告的相關安排進行了進一步細化,《環球零碳》對兩份報告中相關內容梳理如下。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在《計劃草案報告》中提出了202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主要任務,其中指出:

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出臺化解重點產業結構性矛盾的政策措施,通過強化產業調控、提質升級破“內卷”。推動工業互聯網規模化應用,實施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和綠色低碳發展行動。加快布局建設未來產業。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未來能源、具身智能、6G等未來產業。

充分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牽引作用,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深化要素和資源市場化配置改革。全面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試點。持續創新數據要素市場化價值化的新模式和新路徑。制定出臺建立健全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的意見。破解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改革難點。推動優化油氣管網運行調度機制。深化新能源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

狠抓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牢牢掌握應對風險挑戰主動權。大力提升能源資源安全保障能力。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完善戰略性礦產資源探產供儲銷統籌和銜接體系。

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一是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落實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行動計劃。深入推進長江、黃河等大江大河和重要湖泊保護治理。加強土壤污染源頭防控。制定固體廢物綜合治理行動計劃。

二是加強生態系統保護修復治理。加快實施“三北”工程、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等重大工程。進一步完善國家公園管理體制機制。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推進生態綜合補償和生態環境損害賠償。

三是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持續構建碳排放雙控制度體系。推動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市場、綠色電力證書市場建設。扎實開展第二批國家碳達峰試點。加快推動重點領域節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設備更新。加快“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建設,有序開發建設海上風電基地,統籌就地消納和外送通道建設。進一步規范新型儲能并網管理。持續推動“能水糧地礦材”一體化節約。大力發展循環經濟

財政部在《預算草案報告》中提出了2025年主要財政政策,其中指出:

支持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加強對制造業領域科技創新的支持,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中央財政制造業領域專項資金安排118.78億元、增長14.5%。安排超長期特別國債2000億元用于支持設備更新,比上年增加500億元。支持制造業新型技術改造。構建更加科學高效的政府投資基金管理體系,鼓勵發展創業投資類基金,以市場化方式帶動更多社會資本投入。

支持生態文明建設。完善財政資源環境政策體系。深化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建設,指導地方把橫向生態補償做實做深。推進資源環境要素市場化配置,研究完善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資金管理等制度,因地制宜探索不同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制定綠色主權債券框架,適時推動綠色主權債券發行。

加強生態保護和修復。中央對地方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安排1205億元、增長7.5%。推進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繼續支持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深入實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海洋生態保護修復、國土綠化示范等重大項目,推進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推動“三北”工程標志性戰役取得重要成果,實施“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獎補政策。

穩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加強對綠色低碳先進技術研發和推廣運用的支持,大力支持可再生能源發展,繼續推廣新能源汽車,支持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建設,優化政府綠色采購政策。

對于2025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預計和支出安排,《預算草案報告》指出:

匯總中央和地方預算,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19850億元,增長0.1%。加上調入資金及使用結轉結余20555億元,收入總量為240405億元。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97005億元(含中央預備費500億元),增長4.4%。赤字56600億元,比2024年增加16000億元。


編輯:李丹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sf85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水網 版權所有